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节(2 / 2)


  邵雍倒是没想到这小儿倒是耐性奇佳,瞧这模样也不过七八岁的光景,真是后生可畏,不过这可还没到让自己破格的地步,慢悠悠的抬起左手,唤他过来,打算问他一两个问题,让他知难而退就算了,不成想这一问倒是问出些意味出来,抛开四书五经不提,就他这年纪放在这,也算是不错的进度了,关键在于时事上,这孩子往往能一针见血,一次两次还能说偶然,次次如此就只能是天赋了。

  邵雍的酒醒的差不多了,细看这孩子,眼神明亮有神,又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欲望,让自己不由得想起了初见沈一鸣时的样子,这孩子在某个方面还真是像极了他那个名义上的外祖父,他突然来了兴趣,这辈子他的学生里什么样的人都有,唯独缺了沈一鸣那一款,一个,把自己隐藏在光鲜外衣下的权臣。世人皆称赞沈大学士清风朗月,恪忠王事,可自己知道他不是,从他第一次来找自己开办湖湘书院的时候,他就已经决定用湖湘书院来做一把刀,从内部分化江南文坛,这些年,他用呵护后辈的名头扭结一大批从湖湘书院出来的中低层官员,自己二十多年的辛劳不过是为他铺平了那条进入内阁的路,一条不需要沈氏宗族同意,独属于他自己的青云路。看着这孩子,他突然想试试,培养另一个沈一鸣放在朝堂上,一个有着自己家族牵绊绝不会被他牵着走的人,一个远胜于沈家下一辈所有孩子的领导者,自己倒要看看沈一鸣到时候该怎么抉择,嗷,或许那时候他已经看不到也说不定,想想他百年后都不得安稳,自己就好开心。

  赵秉安看着面前的老先生一会儿大笑一会儿皱眉,原本很自信的答案也不是很确定了。自己经过上一世,深切的知道,别人给的都不是自己的,只有靠自己努力挣到手的才不会轻易失去,所以这辈子,自打他能活动以来,一直勤奋地吸收身边一切能接触到的知识,这两年他臂力长成以后就每天悬腕练字,一点一点地磨着自己的风骨。书上有很多字不懂,没关系,他就倚在五婶怀里听她念;父亲看邸报的时候,自己就在旁边跟着看,不懂的就问,起先,自家爹还嫌烦,后来次数多了也就不以为意了,遇见特别的事情还会特意挑出来与自己细细分析。赵秉安一直都知道自己不是那种天资特别出彩的人,但他愿意用后天的努力来弥补,在这个时代,要想护着娘亲婶娘姐姐她们一生平安康乐,光有孝心是不够的,他要爬上足够高的位子才能守护他的家人。

  看着自己面前突然有点拘谨的小胖子,邵雍的心情前所未有的好,酒瓶一扔,鱼也不钓了,刚想把他拎到书房细问,瞧着他那体型,再想想自己的老胳膊老腿,还是算了吧,反正来日方长,这孩子也跑不了。“行了,现在给我跪下磕三个响头行弟子礼,然后回家告诉你家大人准备拜师礼,听说永安侯府的琼浆玉酿不少,记得多给我备上几坛,回吧。”说完,按着赵秉安行了礼,自己就飘然离去了,独留下赵秉安在凉亭里一脸懵比,连走出院子的时候都有些恍恍惚惚。

  赵怀珏一看到自家侄子,立马迎了上去,看着面无表情的样子,还以为是事没成,刚想安慰侄子几句,就听见赵秉安说“老师说叫家里准备拜师礼,老师要好多酒。”

  赵怀珏一开始以为是自己幻听了,再三询问后才确定自家肉团团拜师成功了,真是喜不自胜,也不嫌他重了,抱着他就转了两圈,和下人告别后赶紧带侄子回了侯府,把这好消息告诉大家,老侯爷一听这好消息,也顾不上心疼,一叠声吩咐管家去开酒窖,要自己亲自去挑几坛年份久的送过去,给邵大儒的酒可不能轻了去。三房就更是热闹了,蒋氏忧心了一整天终于传来好消息,就差放鞭炮庆祝了,还是赵怀珺嫌太轻浮给拦住了,就这,蒋氏还给三房上下多发了一个月月钱沾沾喜气,老夫人虽瞧不上蒋氏那轻狂模样,但到底是自己亲孙子,吩咐在府上摆上几桌,大人小孩热闹热闹,那拜师礼的花销就从公中出,要好生操办。

  第12章 纷争(一)

  赵怀珏他们早上辰时出的门,直到傍晚申时才堪堪赶回侯府,当下要办宴席的话已经有点晚了,再说这两人一路上风尘仆仆,也得先打理一番,不然岂不是太失礼了。老夫人也是从媳妇做起掌控侯府几十年的人,自然不会想不到这一茬,翻翻黄历,大后天是就是本月十六,黄道吉日,诸事皆宜,便定下了这一日在宁寿堂里办一场家宴,让府上五房人全都来热闹热闹。

  话说三年前,赵秉安的那位四叔就回了京都,随行的还有两位弱柳扶风,丰肌秀骨的姨娘,其中一位肚子大的都遮不住了,四婶当时眼睛就充了血,你赵怀珉在外面怎么胡来我都认了,就当自家男人被不干净的东西舔上几口,可是现在呢,自己在府里和你那群小狐狸精斗智斗勇,还要应付你那不着调的姨娘,见天的被妯娌取笑,就连娇姐儿还要受那几个庶孽的气,好不容易熬到你回来,你就是这么回报我的。

  两方就在他们这群去接人的小辈面前闹的不可开交,周氏咬死了不让这两个姨娘进门,借口就是出身卑贱,败坏家风。四叔当场就暴起了,这话其他人说就罢了,你周氏也不过就是一介商户的女儿罢了,士农工商,谁比谁高贵啊,自己当时真是瞎了眼,怎么娶了这么个悍妇,两方互不让步,最后赵怀珉连休妻都喊了出来,嚷嚷着周氏生不出儿子来难道还不能让别人生吗,都是自己的骨血,怎么了,闹了半天见没人理他,只能悻悻得坐在一旁生闷气。

  周氏一点都不害怕,休妻,他赵老四要真有本事就休一个给她看看,休了她,看谁给他养着四房这一大家子,没了自己的嫁妆,就靠公中发的那点月银还有他那微薄的俸禄,四房这些老老少少就擎等着喝风吧。

  自己这些年也算是看明白了,娘家是靠不住的,就算老娘还活着,可以多给自己撑几年,可现在当家的是哥哥嫂子,他们才不会心甘情愿的给自己贴银子,而且自己也不愿去看几位嫂子的脸色。自己嫁的男人又是这么个东西,现在自己没有个儿子,将来娇姐儿嫁出去连个撑腰的都没有,看看那个女人的肚子,琢磨着该不该下个决断,至于赵怀珉那个怂货同不同意,哼,由不得他。再说就他那薄情的性子,这些年埋没在四房后院的还少了,不差这两个。周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真是被气糊涂了,后院那两个已经长成的才是大患,自己浪费功夫在这两个女人身上也真是……,入了四房这片天,不用自己出手,那些人就能给她们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真以为进了侯府就能荣华富贵了,也不睁开眼看看你们跟的是谁。周氏自己觉得真没意思,都这么些年了,自己还跟这个男人闹什么呢,难不成还对他有什么期盼不成,真是个笑话,话是这么说,眼泪还是不由自主的往下流。

  赵秉安最见不得这个了,他上辈子小时候经历最多的就是外面那些女人找上门,在家里和妈妈各种吵闹,自己当时小,无能为力,等稍大一些,可以保护她的时候,她已经不愿再忍耐这种生活,最终决定远走他方,甚至连他,都不要了。

  “四婶不哭,安哥儿给你吹吹,不哭啊,安哥儿把最喜欢的桂花糕分给你,吃了就高兴了。”看着眼前笨拙的安慰自己的小胖子,周氏第一次由衷的羡慕三嫂,当初她们在这侯府里算是同病相怜,婆婆刁难,夫君不喜,娘家还不能给自己出头。三嫂还惨,自己在四房到底还是说一不二的,三嫂呢,挣命般生下的长子一出生就被老太太抱走了,那孩子身上到底流着他们赵家人的血,就是对三嫂也冷漠的很,自己当初就想这孩子生下来还不如不生呢。至于三哥,也就比自家这个废物点心强一点儿。现在再瞅瞅人家,自从安哥儿降生以后,三房愈发兴起了,三哥升了官,三嫂有了指望,性子也和顺了很多,甚少再像以前一样牙尖嘴利。人家的日子过的愈发兴旺了,那自己的指望又在哪呢。摸着面前的胖小子,或许自己也可以再生一个,太医不也是说自己只要调理得当,再求有孕不难吗。或许是因为有所求,接下来周氏对赵怀珉的态度就缓和了下来,赵怀珉见周氏已经给他搭了个台阶,也没矫情,吩咐人把行礼搬回明德院,就算结束了这场闹剧。

  后来,赵秉安听说大伯原想给四叔在吏部运作个正六品的主事,虽然与他原来的通判一职平级,但因为是京官又是要紧的实缺,算是升迁了,但不知为什么没成最后只能在鸿胪寺做了个神乐观提点,赵秉安私下偷听父亲和五叔议事,才知道是因为四叔在任上受贿的事被督察院抓了个证据确凿,又被御史风闻,狠参了一把,最后只能被发配到鸿胪寺去坐冷板凳了,以后四叔的前途恐怕也不会有多大光亮了,经过这件事,四叔愈发沉迷酒色,四房里到处乌烟瘴气,见天的就会闹出一些事来,蒋氏和沈氏深恐他被带坏了,特意吩咐下人,平日里不准把他往那边领,后来他要学习的事情太多,时间久了,也就不再关注四房的那些事了。

  四房里,周氏派人送走了来报信的下人,低头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再有三个月自家这个也要出来了,到时候,不求他像安哥儿那么争气,只要有他堂兄的两三分自己也满足了,自己忍了赵怀珉这个人渣那么些年,也不在乎多等这几个月,等孩子出来了,以后他爱怎样就随他去,自己安心的陪着娇姐儿和孩子过日子。周氏想得是挺清闲,不过有些人可不愿意。

  四房芳磬阁里,九少爷的生母钱姨娘正在服侍着四爷赵怀珉,这钱姨娘在四房里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讲年岁,她比赵怀珉还要大上两岁,这些年却盛宠不衰,还能在明德院这样的地界上接连生下了四房的大半子嗣(九少爷赵秉宪,二小姐赵映如,四小姐赵映娥皆其所出),这就不是寻常女人能办到的事。

  此时,芳磬阁里,销魂蚀骨的缠绵过后,余下满室旖旎和喘息,室外的小丫鬟似也是习惯了这样的事,站在门外春风不动,手里的铜盆端的稳稳的。转回房间里,床榻上,赵怀珉正搂着钱氏,俊颜上透着餍足,左手很自觉的滑在女子的酥胸上把玩,钱氏也不恼,还自觉的上前靠了靠,轻声细语的开口“妾晚晌的时候听见前府里一阵欢腾,府上是有什么喜事吗?”赵怀珉收回了手,抿了抿嘴“没什么大事,三哥家的安哥儿今天拜了湖湘书院的邵老先生为师,父亲高兴,下人们跟风讨主子欢喜罢了。”往日里,只要赵怀珉是这个语气,钱氏绝对会适可而止,不着声色的转换话题,只是今日“妾记得咱们宪哥可还比安哥儿还大了一岁吧,如今,安哥儿都要进学了,宪哥儿还天天躲在后院里玩耍,真是不争气,妾想起来就痛心,这孩子要是有您一份天资啊,妾也就不愁了,偏偏他又是个老实憨厚的性子,真是让妾都愁死了”赵怀珉膝下不算周氏肚子里的那个只有两子,对于自己儿子,自然是重视的,听了钱氏的话,心里对周氏更是不待见了,当家主母是怎么当得,孩子都到了进学的年龄还关在后院里,往深层想,是不是想把这孩子养废了,什么居心!钱氏见火架的差不多了,又开了口“既然安少爷拜了师,那看看能不能把我们宪哥儿也带上,一个是教,两个不还是一样教吗。”

  赵怀珉心想你也真是敢想,就算自己心里再不愤,也知道邵老先生的师可是不易拜的,就安哥儿这一遭,恐怕三哥和五弟那就不知往外掏了多少东西,许了多少人情,反正自己是不敢想的,可是转头再想想,既然三哥他们已经搭好了路,自己去求一回试试也行啊,反正不行也没亏着自己。俩人到都以为自己是好盘算,又低声嘀咕了好一会儿才睡去。

  等到十六这天,宁寿堂特意在院里摆上了各色各样的盆景,又提前预备了上好的酒菜,一家子人也都借这个机会好好聚一聚,就连平时忙于朝政的大爷二爷也都来了,大爷还特意备了一份小一号的文房四宝,贺安哥儿拜师之喜,一看就是特意在名家那里定制的;就连沉默寡言的二伯也送了他一块上好的暖玉玉佩,说是君子不可无玉,配在身上可以养身蕴气,可把赵秉安惊了好一跳。一开始,席上的氛围还是很好的,赵秉安今年虚岁正好是七岁,还可以厚着脸皮坐在娘亲和婶娘这一桌,享受着两位母上大人的贴心服务,不一会儿就看见父亲那一桌上,祖父勃然大怒,气得把桌子拍的嘎嘎响,指着他四叔破口大骂“赵怀珉,你的脑子是喂狗了吗!”

  第13章 纷争(二)

  赵汝贞知道自家老四不聪明,不然当初通州那么好的局面不会叫他败坏成那样,生生断了自己的前程,要不是背后有永安侯府撑着,恐怕要叫人吞的连渣子都不剩了。

  但他没想到老四能这么不靠谱,在自家侄子的庆宴上来这么一出,一个庶出的庶出,既无天资又没显出什么长才来,居然敢开口踩着堂弟要拜大儒为师,这要是照着做了,恐怕用不了明天永安侯府就能成为勛贵门里的一个新笑话,就是安哥儿恐怕也得被赶回来,老四这是要把老大老三小五朝死了得罪啊,真真是糊涂种子,有点能耐全使在女人身上去了。

  唉,老四依仗的无非是自己还活着,总想着从府里沾点偏宜,自己怎么生出了这么个没眼力见的孽畜,你也不想想,就是给你了,你能守得住吗。

  知子莫若父,老四有几斤几两自己清楚的很,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就是老大愿意照拂他,将来也就一个四品顶了天了,还不能是实职,不然就怕他得给满门招祸。

  就像现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活半分不过脑子,你以为别人都是傻得,真有这机会,除了前头成婚的两个孙子,哪个会放过,顷刻间侯府下一辈就会兄弟离心,老大老二家的不说,老三家安哥儿上面可还有两个亲哥哥,人家都没开口,你怎么就不想想为什么,再说了,你把人家邵大儒放在哪了,真当人家是随便的私塾先生啊,忒大脸。

  赵怀珉心里还有点小委屈,自己不就是问问吗,父亲为什么那么生气,不就是因为自己是庶出,又身卑职低,都瞧不起自己罢了,要是换成大哥二哥,恐怕都不用提,父亲都给人家问好了,越想越不忿,就他那点水平就不能指望他能藏住事,那张脸上都写的清清楚楚。

  老侯爷又不瞎,火气当场就憋不住了,“滚,滚回去闭门思过,想不明白,你就不用出来了,鸿胪寺也不缺你一个喝茶的。”

  赵怀珩直到这时候才赶紧安抚住老父亲,老爷子今天喝的不少,真气狠了恐怕就不好了,老四这个人,怎么说呢,和该和四弟妹凑一对,没什么脑子还见天的搞事儿,今天他能提出这件事,自己真是一点不奇怪,但到底是一家人,流着一样的血,说句不好听的,诛九族的时候也得先逮着姓赵的来啊,自己又是大哥,真不好说什么,现在老爷子发话了,也算了了这件事,打了个眼神给老二,先把老四弄回去,别在小辈面前丢人现眼了。

  赵怀珉对老大还能胡搅蛮缠,但看着面无表情的二哥,他就怂了,说来也奇怪,虽然赵怀琰什么也没做,但只要他一板着脸,赵怀珉立马老老实实,再不敢造次,或许是因为他也知道,要是二哥真的下狠手收拾他,府里没有人会给他说话,恐怕老爷子都不会管。

  侯府第三代子孙,此时都低着头,看碗碟的看碗碟,盯桌布的盯桌布,恨不得能看出花来,真是太丢人了,就是平常心里有些瞧不起四房胡闹,但到底是叔父,辈分在那也不是自己一个小辈可以造次的,哪成想,这次居然看了个现场版。

  这里面,九少爷赵秉宪尤为难堪,他算是孙辈里年纪较小的那一批,前些年因为父亲不在身边,嫡母又是那般脾性,祖父还特意派人来照看自己,这让自己一度以为自己是不同的,结果今天祖父当着全府上下的面,就差明指着自己说身份卑贱,痴心妄想了,这让刚知事的少年脸上就像挨了几巴掌一样火辣辣的,心里却满满的结了一层冰。

  他第一次意识到,尽管大家都是侯府的骨血,都是祖父的孙子,但到底是不一样的,安哥儿可以拜名家大儒为师,而自己只是略微提了提就招来满堂人的耻笑,还连累了父亲招来祖父的厌恶,这世道何其不公。

  女眷这边一开始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待到下人们偷偷传来信,都忍不住偷偷打量周氏,这是四房商量好的还是老四自作主张。

  周氏这会在心里已经把赵怀珉和钱氏那对贱人骂了一百遍,四房原来在府里就举步维艰,这两个蠢货还到处树敌,自己的孩子马上就要出来了,就指着靠着侯府将来能有点盼头,不然指着赵怀珉那个窝囊废,能有什么出路,结果可好,自己这边百般讨好,他直接把嫡系一脉得罪了全,周氏恨不得立刻回去撕了那两个蠢货,但现在当务之急是把自己撇出来。

  周氏反应也够快,眼泪瞬间就下来了“三嫂,弟妹,这我是真不知道这事啊,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这些年我们家爷愈发不待见我,整天就宿在钱氏李氏那几个贱人那里,有事也不愿和我商量,我现在啊也就是还剩个正房的名头了,哪还说的上什么话。”

  言下之意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都是那几个小妖精在搞事,你们怎么收拾她们我都没意见。

  蒋氏脾气这些年好了很多,不然要搁她当年,她现在就能冲到四房撕了那群小妖精,就现在,蒋氏也没打算忍着,刚要暴起,沈氏立马按住了她,忍不住叹气,三嫂这个脾气,真是一言难尽,没看出来周氏这是借刀杀人吗,再说了,闹将出来,人家可不管是不是四房脑子不清楚,人家笑话的是整个永安侯府,就是安哥儿在他老师面前也抬不起头。

  “四嫂玩笑了,这正妻就是正妻,哪有被妾室压在头上的道理,我看,是四嫂将近临盆,诸事繁忙,一时顾不过来也是有的,母亲执掌侯府几十年,身边的老人都是得用的,不如母亲心疼心疼四嫂,派两个嬷嬷过去,将来也好照顾照顾小侄子不是。”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四嫂的软肋是这个未出生的孩子,捏住了这个孩子,不怕四嫂不出力,到时候就看他们四房自己狗咬狗,跟咱们这些外人有什么关系。

  沈氏一开口,周氏的脸就白了三分,蒋氏到底只是冲动了些,又不是真的蠢,这会儿脑子也跟上来了,一拍手“五弟妹说的是,母亲最是和蔼,身边的人调理的最是妥当,四弟妹有福了。”

  老夫人不可置否,老四就是坨烂泥,再扶也上不了墙,不过他这次敢算计自己的孙子,也是得给他个教训,不然还真以为他能在这侯府里为所欲为了,至于老五媳妇儿,到底年轻,处事还是嫩了些,这力度可不够老四家的出大力气。

  老夫人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般,接过旁边嬷嬷递过来的湿巾,擦了擦嘴,才开口,“老四家的,你要是真没空闲打理内院这些琐事,老身就给你腾出些时间来,宁寿堂偏阁里宣哥儿宰哥儿他们的东西都是现成的,下人们也是用熟的老人了,这孩子出生后连同娇姐儿一同搬过来吧,老身虽然老了,教养两个孩子的精力还是有的。”

  周氏的脸这下是白的一点血色都没有了,她听明白了,看不住赵怀珉孩子就留不住,娇姐儿将来的婚事也捏在老太太手里,四房再闹腾,将来两个孩子的前程就得给他们的爹偿债。

  周氏这会儿是真的把钱氏那个贱人恨到了骨子里,为了你儿子的前途就要搭上我所有孩子的未来,一开始自己就不应该放过那个孽种。

  周氏挺着肚子,跪了下来,“母亲教训的是,是儿媳疏忽了,回去以后,儿媳立刻着手处理内院,以后再不会有这样的事了,也请母亲,三嫂再给我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