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节(1 / 2)





  屋里的李络摇了摇头,道:“父皇,那些虚浮之物儿臣都不在意。儿臣只想问您讨个人,不急在眼下,只是日后,想和她做个伴儿。”

  皇帝一听,立刻急切地想应下了:“不说是一个人,十个二十个都使得。”

  李络淡淡一笑,说:“儿臣谢过父皇。”

  第27章 悦己

  次日里, 皇帝驾临了岐阳宫。

  龙舆到岐阳宫门前时,恰好是贤育堂的饭点, 朱皇后叫人摆好了饭菜, 与福昌公主一人捡了一张矮墩已坐下了,正挑着银尾调羹分一盏鸭脯汤。

  朱嫣与皇后母女亲近些, 也上了座, 挨在福昌旁边静静地坐着。

  不过,福昌不动筷子,她向来不会先伸手。桌上摆着大大小小十来碗碟, 红边白底里头盛着银丝鸭脯、烀粉酥肉,搭上碧绿莲子并素白荸荠, 色味并举。福昌公主爱吃这里头哪些, 朱嫣一清二楚, 断断不会去动一筷子。

  朱后翘着尾指上头的甲套,将盛好汤的碗搁到了福昌面前, 头也不抬, 细慢说道:“如今入了夏, 天气也热了。去岁陛下叫人在芙蓉池子里种了几株朱帘卷, 我瞧着如今都开得七七八八了。等过个五六七日,挑罗家大小姐有空的日子,叫她进宫来看看荷花。你俩也一道来,省的闷在岐阳宫里没事儿做。”

  福昌一听就有些不乐意,搁了筷子发小脾气:“没事儿叫那罗凝霜进宫来做什么?”

  要是那罗凝霜打起了大皇兄的主意,可怎么办?嫣儿也就罢了, 到底是表姐妹,也是一块长大的,做她嫂子,她虽然不大高兴,但也认了。可这罗凝霜看上去就心高气傲的,肯定是个不懂事的。且她相貌家世都不如嫣儿,若是她也要嫁给大皇兄,自己岂不是得怄死?

  见福昌不高兴,朱皇后眉头一拧,道:“多个伴儿,难道不好?”

  福昌撇撇嘴:“要去嫣儿去,我可不去。”

  朱皇后正想再劝两句,外头的宫人唱了一声“陛下驾到”,紧接着谨姑姑便打起了竹篾子,又报道:“娘娘,陛下来了。”

  朱皇后诧异地搁下调羹:“这个时候来了?这倒好,厨房做少了,也没留心陛下爱吃的菜。”一面说,皇后一面心底暗暗觉得奇怪——

  前几日她才打发了谨姑姑去御前,问陛下可要来岐阳宫坐坐,吃上一两口小厨房的菜。结果谨姑姑连陛下的面都没见到,只与苗公公在御书房前打了个照面。苗公公挤着笑,说近来入夏,陛下胃口不好,自个儿吃点清淡的就行,请皇后娘娘不必挂怀了。

  到底是夫妻多年,朱后一听就明白,陛下想必是没什么兴致与她多说话。

  这也是常理。皇后年纪渐长,再恩爱的夫妻如今也该淡了、腻了。现下里,陛下至多初一、十五过来应个卯,或是逢上有什么大事了才会过来同她商量商量;平常更喜欢往关雎宫去。贵妃娇娇媚媚的,又不会提那些烦心烦眼的事。别说陛下了,哪个男人不喜欢?

  如此一来,这三四日皇后干脆省了叫谨姑姑去御前的功夫,直接在贤育堂里自己用饭。这会儿皇帝驾临,她倒是一点准备没有。

  片刻发愣的功夫,皇帝已经跨进了屋里头,道:“皇后这里倒是热闹。”一屋子的人忙乌压压地站起来行礼。朱后拿手帕拭了嘴角,慢声道:“陛下可进过午餐了?臣妾这就让小厨房多做些菜。”

  “不必忙了,朕也没什么胃口,就不坐下占一双筷子了。”皇帝摆摆手,道,“朕进来前,听皇后在说芙蓉池里的荷花?朕也觉得那几株‘朱帘卷’开得正好。皇后若是得了空,可以叫淳儿、固儿一道去赏荷。”

  朱皇后本就有此意,便应下了。

  皇帝拉够了家常,终于想开口说自己的正事。他瞥一眼屋子里的福昌与朱嫣,道:“福昌,你先到外头去吧。”

  开了个赶人的头,贤育堂里瞬时乌泱泱走了一片人。等屋中只剩下帝后二人,皇帝慢慢踱到镂花窗前,道:“朕前几日路过了络儿的长定宫,总觉得有些冷清,便多拨了几个人过去。皇后得了闲,记得好好照应照应他们,别出了岔子。”

  朱后闻言,眉心微结,心下暗惊。表面上应了声“是”,心底却是惊涛不止。

  这一回,陛下不仅自己亲自拨了人手过去,还特地敲打自己,叫自己“别出岔子”,这是怎么回事?莫非是陛下瞧着李络那张与他越来越像的脸,按捺不住了?

  果然,皇帝叹口气,道:“络儿的容貌,如今与朕看起来是如出一辙。他虽双腿有疾,但朕仔细一想,他到底也是李氏后嗣,过去种种,终究有些是薄待了。”

  朱后笑笑,道:“陛下仁善周到,这些年没能照顾妥当,是臣妾的错处,还请陛下责罚。”

  “这又哪里是你的错?”皇帝摇摇头,“分明是洛氏的错。”提起这名字,他似乎还有些咬牙切齿,“若非洛氏不知好歹,朕又怎会怀疑洛儿并非李氏血脉?如今瞧洛儿与朕生的这么像,倒是不会有错了。洛氏固然有罪,但络儿却确确实实是朕的孩子。”

  见皇帝还是将纯嘉皇贵妃记恨在心上,朱后小舒一口气。看来陛下倒是不曾对纯嘉的事情起疑,只是因李络的长相才有所动摇罢了。

  前段时日,纯嘉皇贵妃一案的人证跑脱了,朱后本就在为此头疼着。要不是为了拿捏裕贵妃,她也不会把人性命留的这么久。谁知节骨眼下,那人竟生出翅膀来逃得无影无踪,叫朱后现在都有些惴惴不安的。

  只要不查纯嘉皇贵妃之案,那便不要紧。多给李络拨几个宫人,那就拨吧,再将长定宫修葺收拾一下,陛下心里舒坦就成。于是朱皇后慢慢地点了头,端庄道:“陛下说的是。”

  镂花窗外有清清细细的笑声,原是福昌公主领了几个小宫女,正在屋檐下头踢花毽子玩。飞起的毽羽红艳靓丽,上下翻飞,很是显眼。皇帝多看了几眼,又问:“皇后,朕记得朱家的阿嫣是福昌的伴读?”

  朱皇后没想到他话锋转的这样快,愣了下,答道:“回陛下的话,正是。嫣儿进宫也长久了,人机敏懂事,陪在福昌身旁很妥当。”

  “是个好姑娘,马上要及笄了吧?皇后记得与大舅说说,将她留一留。”皇帝眯眼从镂花窗里望出去,“几个皇子都到了适婚年纪,老二倒是早早娶了侧妃,可余下几个都还没定下人。”

  朱后明白他的意思,笑道:“那是自然的。”至于朱嫣到底留给谁么,那当然是淳儿了。其余几个皇子,母家都是什么乌七八糟的来头,也配得上朱氏一族嫡出的娇娇小姐?

  皇帝说罢了,总算安下了一颗心。他收回了眼色,道:“好了,叫几个小的进来吧。饭进了一半被赶出去,心底总归不舒坦。”

  “哪里的话!陛下来了,福昌一定高兴。”皇后笑说,“小厨房上还有陛下爱吃的糖熘饹,陛下不坐下来一道吃两口?”

  “不了。”皇帝摆摆手,“朕去关雎宫坐坐便是。”罢了,便朝贤育堂外头走去。朱后听皇帝说起“关雎宫”,皮笑肉不笑地扯了下嘴角,曲膝纳福:“臣妾恭送陛下。”

  ///

  自这日后,宫里头忽然变了风了。

  五殿下李络的长定宫忽然热闹了起来,皇帝一气拨了十来个宫人过去使唤。这些人俱是从皇帝跟前直接调过去的,过都没过朱后的眼,心向着谁,不喻自明。

  皇后也不恼,反倒顺应着陛下的意思,叫内务府抽时间去将长定宫破破落落的屋顶修了,有什么缺的漏的也全得补上。

  一时间,这位双腿有疾、不受宠爱的宫女之子,成了宫里唇舌浪尖的谈资。岐阳宫里也是,几个宫女暗地里都悄悄在谈,说五殿下只怕要翻身了。

  琴儿去谨姑姑手里领了月银回来,推门便嘀嘀咕咕说道:“小姐,你知不知道,近来五殿下风生水起,名声大的很?”

  朱嫣正坐在桌案后清清静静地摹字,她本擅簪花小楷,字迹清冽娟秀;但因自小帮着福昌写功课,也练就了一手仿写的本事,左手字能写出旁人七八分轮廓来。她将笔头在砚台里晕了墨,随口道:“他能有什么风生水起的?一个瘸子罢了,脸皮厚,还惹人厌,性子也不好。”

  琴儿抽了钱袋的系带,将份例银子哗啦倒在手掌心里,点着指尖一块块地数,口里道:“前时奴婢从穿花廊过来,就听见几个姐姐与采芝说闲话,讲五殿下的宫里头如今有十来个使唤人,都是陛下精心挑出来的,只听五殿下的话,旁人理也不理。”

  闻言,朱嫣停笔抬头,有些诧异道:“这…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