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5章(1 / 2)





  今日腊月二十九,难得的大晴天,雪也停了,苏老太太便出了屋,想喂喂鸡活动一下筋骨,谁知当院闯进一个壮汉,竟然还跪下叫她娘。

  苏老太太惊呼:码淡啊,她三个儿子可是都死了,忽然冒出来了个自称她儿子哒……这是来接她的吗?不要啊,她还有心愿未了,不能去啊!

  “你,你是何人?为何称呼老身做娘?”苏老太太一手按胸,一手拿着鸡食盆子,满脸惊骇的问。

  苏老太太现已七十有余,因她日子一直过的艰辛,头发已然花白,身形也有些佝偻,满脸都是皱纹,不过脸上的神态到很是安逸慈和,想来调养的不错。不过,许是因中年丧父丧母,老年丧夫丧女,唯一的亲人又不在身边,因此眼底总是有股抹不去的哀痛。

  “娘亲,孩子是您的三子,是您在中秋节走失的平哥儿啊。”壮汉苏平双手抱拳,对着黄土地连磕了三个头,‘呯呯呯’响声不绝,磕的那叫一个瓷实。

  “平,平哥儿?”苏老太太‘啪’了一声摔了鸡食盆子,几乎踉跄的一步摔到壮汉身前,双手抓住他的衣襟,颤抖着老迈的声音,“你,你是平哥儿?你真是我儿?”

  自三子在中秋节踩踏事件中走失之后,苏老爷子和苏老太太花费了无数尽力和财力去寻找,却都渺无音迅,又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对找回儿子,苏老太太早就绝望了。

  “娘,儿真的是苏平,不信您看儿身上的胎记。”苏平拉下衣领,露出锁骨上一块半掌大的青色胎记。

  “天啊,真是我儿,苍天有眼啊!!!”苏老太太瞪大的眼睛,用颤抖的手摸了摸那块青抬,随后,抱紧苏平,放声大哭。

  苏平叹了口气,回身搀住几乎瘫倒的苏老太太。

  虽然对万岁爷平白让他认个娘这事有些不满,但他军户出身,又刚从边关回京,对朝堂各种不熟,有个宠妃当依靠也是好事。

  而且,眼前这老太太真情流露,到让无父无母的粗汉苏平有些心酸。

  ☆、105|07.32.1

  苏平今年三十有四,官封正四品虎威将军,他军户出身,十六岁投军,在边关与南蛮人撕杀十数年,靠着自大无穷的自带天赋和不要命的做战风格,才挣了这四品武官的职位。

  说起这苏平的经历,也算得上是凄凉婉转,他本是京城人士,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兄长相依为命。他兄弟俩年岁差得多,他哥哥便把他当个儿子那么养,本是兄弟亲和,各自无事。但谁知,几年过去,哥哥年岁到了,经媒人介绍,娶了嫂嫂进门。

  那嫂嫂不是个贤良的,进门不过半年就看着吃白食的小叔子哪哪不顺眼,借着一次哥哥出门办事的机会,直接把苏平卖给了往北方去的人伢子。

  那年,苏平七岁。

  那人伢子是个黑伢,专门往北方边关或不毛之地运送军奴,黑奴,矿奴的,根本没有官府上伢籍,因此,苏平不幸中的大幸,没直接打成贱籍,只被那伢户喂了迷药,直接运到了边关。

  一路风雨到了边关,那伢子看苏平年纪小,干不得重活,人又长的不错,就想把他卖到南风馆去(南风馆你们懂的啊),可谁知,这苏平命里还有几分不知是好是坏的运气。这边,人伢子刚跟南风馆的王八因为身价银的问题‘咬’的青筋暴出,那边,就有一家军户因长子体弱多病,过来买替身了。

  所谓军户,即世代从军、充当军差的人户。此类士兵及家属的户籍隶于军府,称为军户。军户子弟世袭为兵,未经准许不得脱离军籍,世袭罔替,一家之中,需有一人在户,或军中供职之人想退下,就需长子接着入军为丁,其途诸子便可自为。

  到人伢子这样买替身的人,是边军前锋营任职的苏姓小旗。小旗虽只管五十人,但也大小是个官儿,按理来说不需要用什么替身。不过这苏小旗的情况却与别家不同,他跟老婆成亲多年,只得了一个儿子,还病歪歪的不知能不能养活,老婆又难产大出血,产婆说再不能生了,他偏又跟老婆感情好,不愿意纳妾……

  且南蛮人经常犯边,前锋营快马出征极是危险,苏小旗只一个儿子,生怕绝后,因此,便想着不管花多少银子,买个替身来,认做义子,上苏家户籍,养大了好替儿子为军。

  因是认做儿子,上的自然就是军籍,苏小旗一家只是舍不得亲子,还算不上坏人,想着苏平日后要代亲子投军撕杀,对他也算不错,看苏平被人伢子带着一路北上受了不少苦,整个人瘦瘦小小,便为他取名为平,希望他一生平平安安。

  如此,苏平就在苏小旗家长大,整日武枪弄棒,也算弓马娴熟,十六岁那年,苏小旗在一次边祸中被南蛮军官砍了半个脑袋,苏平就收拾了弓箭,自去投了军。

  苏平天生臂力惊人,能开五石的强弓,又有百步穿杨的本事,不过一年间就闯了个‘神射手’的名头,后又在一场边战中一箭射死了南蛮一小族的酋长,立了三等功成了百户,算是正式成了大燕的末等武官。

  血里来,刀里去,苏平在战场上磨杀了十几年,用成千上万的敌人性命,成就了一个从普通小旗到四品将军的传奇故事。

  说起来,按苏平的身份,本不应与启元帝相识,不过五年前,他跟上官回京述职时,曾‘偶遇’出门游玩的启元帝,彼时,一个是粗鲁大汉,一个是白面小童,但不知为什么,却偏偏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述职期间,苏平都跟那白面小兄弟把臂同游,直成了忘年之交。

  后来,苏平得知白面小兄弟是当今圣上,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保皇党,毅立在边关,掌管五万铁血大军,成了启元帝手中的武装势力。

  不错,苏平就是在启元帝年少玩‘相对泪眼’的时候结识的。

  这一次,启元帝想为苏诺在宫外找个依靠,但狡尽脑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说让苏诺在宫外认个世家大族的干爹干娘什么的吧?苏诺好歹也是个贵嫔,上赶子认爹娘,容易惹人诽语不说,还真心挺掉份儿。而且,这认来的爹娘,连面都没见过,就算认下也不过是面子情,真出什么事,或者苏诺跟谁对上了?想来那便宜爹娘也不会真心去帮。

  启元帝只能在苏家人身上下功夫,想着找个有些能耐的庶枝偏枝,扶起来几个也勉强算是可行。

  他想的挺好,可惜现实太残酷,启元帝下了狠力气横翻苏家五代家谱,结果,莫说什么有能耐的了,连活人都没找到几个。

  苏家这些年也不是犯了什么太岁,苏老爷子那几个兄弟死的死,散的散,还有一家被贪官给祸害破门了的,也因得罪那贪官,苏家举家搬迁到偏远山区,过起了种田放羊的生活。

  启元帝废了不少劲好不容易在某个偏远山区找到了苏家人,结果发现苏家仅存的几个长辈每日只知放羊种田,连做小买卖的头脑都没有。小辈们也是大字不识,而且,根本没有上进的心,只想着种田,放羊,娶媳妇……

  废尽心思想抬举,结果人家连动都不愿意动,启元帝恨的眼都快哭瞎了,好吧,他家元儿本家人不靠谱,那干脆,他就直接找个靠谱的来‘当’苏家人。

  苏老太太不是生了三个儿子吗?死了的那俩没法诈尸,走丢的那个总能做些文章吧!

  启元帝拿起一叠亲信名单,开始埋头翻找。

  京中的不行,能当京官儿的基本都有根有底,很容易就会被扒出来挂墙头,岁数太大不行,经历对不上不行,长相太违合了不行,官位太小,性子不好的不行……

  把手上值得信任的亲信名单翻了个底朝天,启元帝终于发现了苏平,仔细回想了一下这人的平生……启元帝猛然发现,哎玛儿,这简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苏叔父啊!

  带着飞鸽,派着暗卫,启元帝把‘当朕叔父’的命令传到了边关苏平手里。

  接到八百里加急传信,苏平把启元帝的亲笔书信郑重的接到手里,用看待秘折的心思打开一扫……瞬间,脑袋变的这么o——o大。

  他很想开口拒绝,但想想他一寒门出身的大老粗武官,又很快要进京任九门提督,这时候得罪了万岁和万岁的宠妃……

  似乎很不理智。

  别看苏平外表是个粗汉,就以为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其实,能从一炮灰前锋营升到虎威将军的人物,哪会是个普通的。

  仔细衡量了利弊,苏平没怎么挣扎就决定快马进京,反正他亲娘养娘都死了,在认一个也造不成什么冲突,虽然成为元贵嫔的叔父有后戚之优,但总归还是利大于弊的!

  “娘亲,儿子虽被拐去边关,但这些年蒙养父养母照顾,也没受什么苦,现在还成了大官儿,又找回了家人,正是高兴的时候,娘亲怎么还哭啊!。”苏平大手拍着苏老太太的背,想起自己的哥哥,心里也感觉一股股的泛酸。

  说起来,五年前回京的时候,他还真按着儿时的记忆去找过,但听闻哥哥早就搬走不知去向了,这天地茫茫的,哪都没地方找,更何况就算找到了,哥哥那儿还有卖了他的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