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89.089 番外(1)(1 / 2)


某年某月, 北京电视台成立五十周年,要做一档名人访谈节目。

京圈的歌手、演员、导们请了不少,但是人们最关注的, 却是“神秘嘉宾”那一栏。

北京卫视去年凭借《婚途》的姊妹篇《一意孤行》再次拿下年度收视冠军。而《一意孤行》依旧是米冉和卓然的联合编剧作品。

该剧获得金鹰电视节最佳编剧奖。

颁奖的时候, 台上领奖的人是卓然, 台下鼓掌的人是她的同性爱人温彤, 并没有主编剧米冉的身影。

于是, 关于编剧米冉的讨论度再次热涨。在网络投票“北京卫视五十年庆, 你最想要见到的名人”中,编剧米冉当仁不让地拿下了第一名。

好奇心驱使每一个观众都在揣测, 这个米冉到底是何方人物。

剧粉们则亲切地把她称作:Mrs米。

有关Mrs米的传言争论不休, 有人说她旅居加拿大,是个外籍华人作家。有人说她来自湾湾,是个英国人的后代。还有的人说她是一个残疾人,住在艳阳高照的云南某小城。

几乎没有人相信, 她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于是, 五十周年庆, 广播台当晚的压轴节目, 真的请到了“米冉”本人。

彼时, 距离《婚途》播出已经过去了七年的时间,新版婚姻法也出台了三年。一切的舆论和喧嚣都已经盖棺定论。但是听说当晚的嘉宾是米冉, 北京广播台的听众还是超过了一百万人次, 许多不听广播的年轻人, 都在网络频道上收听这一期节目。

晚上八点, 节目正式开播。

主持人悦耳的声音响起:“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编剧米冉米小姐……米小姐,据我所知,您这是第一次参加公开节目吧?!”

“是的。”

是个同样年轻且悦耳的女声。

“我们很想知道,您为什么在成名以后选择不露面,是害怕外面的流言蜚语吗?”

“……主要是为了安全考虑……《婚途》引起了那么大的轰动,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事情。为了避开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我便将这件事当做一个秘密来看待。”

“那么请问,米冉是您的真名吗”

“是,我姓米,冉冉升起的冉。”

“……许多观众想知道,在当初那种埋汰的婚姻大环境下,您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创作这一本剧本的?”

“……若要说心态……老实说,我在我的本职工作当中,看到了不少桩家庭悲剧。那些人的遭遇,让我担忧婚姻观念的错误会继续下去,所以我想写一本作品,将我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

“那您的本职工作是?”

米冉微笑:“普通的社会工作者。”

主持人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在节目开播之前,我们收到了不少观众来信,许多您的粉丝都向您表白,希望能够见一见他们心目中的大神编剧,您可以满足他们这个心愿吗?

米冉笑:“怕是要让他们失望了。事实上,连我的孩子都不知道这件事。”

主持人有些小惊讶:“您已经有孩子了?可我看您的样子还很年轻。”

“是的,我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

——尽管这么说,但是看过米冉容颜的人,都不敢相信这个年轻的姑娘已经生过三个孩子了。她看起来还是那么稚嫩活泼,像是刚刚走出学校的大学生一样。

不知情的人会说她保养得当,容颜不老,但是知情的人就知道,米冉如此年轻美貌,主要还是因为她丈夫疼她,男人向来是女人最好的保养品。

主持人愣了愣,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您是《婚途》的作者这件事,打算一直瞒着孩子吗?”

米冉缓缓摇了摇头: “不,我们打算等孩子长大以后,再告诉他们这件事。现在他们太小了,还不明白新版婚姻法意味着什么……”

主持人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听说您不仅是编剧,还是一位作家,这件事是真的吗?”

“是的,我出版过几本书,销量也不错。只不过我使用的是其他的笔名,我的笔名很多,也许你们不经意看过的某本书,就是我的作品。”

主持人笑:“那您可真够神秘的,外面流传,您是一位台湾人,这是真的吗?”

米冉摇了摇头:“我没有去过台湾。”

主持人继续问道:“现在公众对新版婚姻法的议论有加,您选择不公开身份,这也是情有可原的。那您有没有考虑过——等到风平浪静以后,向公众公开您的真面目?”

米冉想了一会儿——

“也许某一天,当我和我丈夫老去的时候,我们会公开此事。我们都希望,孩子们可以以我们为荣。”

主持人点了点头,稿子上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这也是观众点赞最多的问题之一。她不得不念出来——

“……《婚途特别法》提倡一夫一妻制,而《婚姻法》则规定了夫妻财产的共同所有权——假如,我说假如啊,观众很想知道,假如您的婚姻中也出现了背叛的行为,那您会怎么做?!”

米冉愣了愣,她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