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节(2 / 2)


  苏茴回去的时候,他们兄弟几个已经洗完澡,蒸了红薯和南瓜,菜也洗好了,随时可以下锅。

  苏茴把柴火放到一边,解开绳子,摊晒在边上,洗了手去厨房看了看。

  老样子,清蒸红薯,清蒸南瓜,另外还有一锅杂粮玉米粥。

  她问在厅里面玩的四兄弟:“今晚上加菜,你们有什么想吃的?”

  张卫国:“煎蛋!”

  张安国:“荷包蛋。”

  张保国:“葱油饼。”

  张定国:“蛋糖水。”

  四个人有四个不同的答案,不过有三个都是关于蛋的,苏茴比较了一下,在四个中她更想吃荷包蛋,那今晚就做荷包蛋吧。

  “明天我们做酿茄子酿苦瓜,怎么样?”

  酿茄子就是把茄子剖开,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块,然后切开一半,在中间填上馅,苦瓜更简单,斜斜的切成块之后,中间苦瓜籽挖掉,填上料,就是酿苦瓜了。

  馅料是糯米为主,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如果能再加一点肉,一点咸鱼,那就更香了,加上豆鼓,浇上一瓢猪油,是逢年过节才会做的菜式。

  “好啊好啊!”

  第二天一早,张保国拉着张卫国去张成业那里雷打不动的训练,张安国和张定国比其他时候要早起来帮忙摘了茄子和苦瓜。

  茄子和苦瓜靠边种了一排,收获不断。

  摘好后,洗干净,放在一边,等到苏茴中午从学校回来接着往下做。

  糯米,然后把芸豆黑豆花豆蒸的软烂,碾成泥,跟糯米一起搓成团,然后加上一些肉和香菇碎,包在苦瓜和茄子里面。

  苏茴糯米用的多,全部包到极限,撑到不能再撑,四个人全都洗干净手帮忙包,包好后放在锅里排列好,先是大火,然后小火。

  正享受着午饭,有人在敲门,大威的叫声响起。

  饭点来人,这种时候不是有事,就是故意的,神识一扫,就发现了来人是谁,是新上任的村支书。

  他手里还拿着一个饭盒。

  苏茴:“……”这人来做什么的?

  扫了一眼桌上的菜,她站起身:“有人来了,把菜端进橱柜里去。”除了酿茄子和酿苦瓜,也没有其他夺目的菜式了,张保国端了进去,拿了一罐子腐乳出来,再拌上味道重的辣椒酱,掩盖屋里的味道。

  过了一会儿,再把窗户打开,就闻不到酿茄子酿苦瓜的味道了。

  苏茴走到院门口。

  “是村支书啊,有什么事吗?”

  苏茴到了院门口跟他寒暄。

  杜高志露出礼貌的微笑:“哦,刚刚在想我们村烧瓦可以推广,获得镇上扶持,提高大家收入的事情,不知不觉走到这里,正好是到了你家这边,不知道方不方便借我一碗热水,我还没吃午饭。”他举了举手里的饭盒。

  一段话,突出了他想着村里问题的敬业,又点出了重点,他自带口粮,只是借一碗热水而已。

  这个理由,让苏茴的嘴角微微勾了勾:“原来是这样,诶,支书,你现在是一个人在这里,不知道以后你房子建好了,你的三餐怎么办?还有现在你不回去大队长那边,他们会不会等你吃饭?”

  杜高志:“我跟他们说了,我带着饭盒出来的,放心吧,至于以后,先走一步看一步吧,方便借一碗热水吗?”

  苏茴打开院门,让他进来:“我这里别的没有,一碗热水还是没问题的。”

  “那就麻烦你了。”杜高志露出个和蔼的笑容。

  他进来以后,首先看向餐桌。

  红薯杂粮,还有一罐子腐乳、一罐子辣椒酱。

  瞧那个罐子,就知道这些东西是自己做的,他嗅了嗅:“你这味道不错啊,闻着味道挺香的。”

  说完之后跟围着桌子坐的四兄弟打招呼:“你们好。”

  “支书伯伯好。”

  “请坐。”苏茴拿了一个空碗,给他倒了一碗热水。

  他们做了有汤,但既然人家是来借热水的,只要给热水就可以了。

  杜高志自带的口粮是细粮和粗粮参杂做出来的饭,中间夹有酸菜,边上还有几个做的不大的玉米面小笼包。

  苏怀让他吃腐乳和辣椒酱,他端得特别稳:“那怎么行,我们不能吃,不能占用群众的一针一线,也不能吃群众的一粒米,我有一碗热水就足够了。”

  他很大方地给几个孩子一人半个小笼包,自己用手撕下来的,张保国有些尴尬的看着。

  苏茴嘴角抽了抽,你的手洗了吗?

  张保国放回到他面前:“支书伯伯你自己吃,我们快吃饱了,要是我们吃了你的口粮,你就会吃不饱了。”

  张卫国补充:“支书伯伯你自己慢慢吃啊,你不能吃我们的,我们也不能吃你的东西。”

  杜高志摆手:“没关系,没关系。”他笑的和蔼:“你们没了爸爸,也不容易,吃两口算什么。”

  这话一出,冷场了,没人说话。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