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节(2 / 2)


  这道菜是主菜,另外,她炒了一个豆角,拍了一个黄瓜,再来了一碟子蒸毛豆,凑了个四菜一汤。

  豆角黄瓜还好说,但是这毛豆是哪来的?

  他们自留地里面可没有这个,张保国抿了抿唇,但是他知道,他问,妈妈也不会说的,就跟之前在这里出现他们家没有的青菜一样,她只会说:你猜。

  张保国只能往别人送的、别人换的、妈妈自己偷偷种的这三个方面去想,如果说妈妈去挖公家的墙角的话,那是不可能的,一个是她相信妈妈,另外一个就是妈妈去地理的时间他都知道,哪里有空闲让她做这些手脚,而且也没有听谁说哪里被人动过了,经历的多了以后,他就不问了,只会默默的开吃,弟弟有时候问了,帮着妈妈打掩护。

  对着那一碟子爆炒河蚌,视线放上去的时候四兄弟都舔了舔唇,他们都喜欢吃点微辣的东西,只不过之前很少吃有辣味的,每次都是小心翼翼的吃,一边吃一边喝水吸气,苏茴说下次不加辣椒他们还抗议。

  这是他们现在餐桌的常态了,基本上每天都有四菜一汤,四个菜,一般来说只有一个菜是肉菜,其余的三个是素菜,那个肉菜可能是鱼,可能是肉,也有可能是腊味、鸡蛋,甚至肉酱也算,其余的三个素菜就多了,烫青菜、炒青菜是最常见的,然后各种清蒸南瓜,清蒸红薯,丰富的不行,他们永远也不知道明天会吃什么,这就导致他们已经每天晚上都会期待,期待明天的菜色。

  分量刚刚好,五个人把饭菜和汤都吃得干干净净。

  晚饭过后,坐一会儿就是洗澡,洗完澡就该上床睡觉了。

  妈妈经常上山去砍柴,张保国认为,如果妈妈不常上山砍柴的话,哪里有那么多木柴供他们每天烧热水洗澡?

  他觉得可以少洗一点,那样妈妈就不用那么辛苦了,但是妈妈不听,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这一天本该是跟往常一般,洗完澡之后就去睡觉。

  天黑了,为了省灯油,一般是不点灯的,但是在睡前,苏茴平静的扔下一个炸弹:“安国和定国年纪也不小了,你们以后两兄弟自己单独睡吧。”

  张安国顿时就愣住了,然后跑过去抱住她的腿:“不要,我要跟妈妈睡。”

  张定国也跑过来,抱着她的另外一条腿:“我也要跟妈妈睡。”

  苏茴两只手摸上两个毛茸茸的脑袋:“你们现在几岁?”

  “六岁。”

  “对,你们六岁了,六岁已经不是小孩子,而是大孩子了,大孩子还跟着妈妈一起睡的?而且,妈妈知道,安国和定国都是很有勇气的小男子汉,跟妈妈分开睡是成长的第一步,你们能做到的,对吧?”

  被激发了自尊心的两个小男子汉哪里还能说的出别的话,只能撅着嘴,看着妈妈把他们的小枕头被子搬到了另外一个房间。

  夏天也没有什么踢被子的说法。她偶尔再去看两眼就可以了。

  不过,睡在床上,苏茴一时间都有些不习惯,跟两个小家伙睡了这么久,现在床上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还真有点奇怪,习惯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张安国和张定国是在新房间里被妈妈哄睡的,睡着之后,自然也就不知道妈妈离开了,不过半夜张安国醒来的时候,他习惯性的伸出手摸了摸,没摸到熟悉的人,他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好一会儿才想起来了,妈妈说的,他是勇敢的小男子汉了,摸了摸双胞胎弟弟呼噜噜睡得死沉的身体,从床上下去,解决了一下小号,乖乖的自己爬了上去,但是,爬上去之后他睡不着,感觉怎么睡都不舒服,在床上滚来滚去,最后滚到弟弟的旁边,抱着他的胳膊,终于找到了一个舒服的位置,闭上眼睛,不到一分钟,他的呼吸也变得规律了起来。

  一直注意着这边动静的苏茴,打开门进来看了看,确认后,关上门,悄无声息的回到自己的房间。

  回到芥子空间里面。这个时间,万籁寂静,芥子空间里面有书桌有凳子,也有笔墨纸砚,她重新拿起笔,开始默写起来,功法之类的早就熟记于心,但是对于她经历过的事,她之前没有仔细想,现在,把事情一一写出来,经历过的人物也列上,回忆当初的心境,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以她现如今的心境,她不一定会做出跟当初一样的选择。

  等到她告一段落,夜已经过半了,她回到床上,躺下,进入睡眠,而等到太阳升起,她第一时间睁开眼睛,精神奕奕,一点也没有睡眠不足的状况。

  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雨之后,天终于晴了,太阳一大早就发挥着自己的威力,凶猛的烧烤着大地,一副势必要把昨天的水蒸发干净的态势。

  苏茴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的情况。

  她今天提早过来帮忙收拾了一下,这教室才变得可以见人,但是现在教室里的情况也不太好,有一半的书桌被打湿了,不能用,苏茴叹了口气,让来到教室的学生回家。

  这样的情况,上课是肯定不行的了,校长也过来了:“看天气,今天修整一下,明天天气好再恢复上课。”天气不好就只能继续放假了。

  好在学习任务不重,缺少个两天课程后面完全能补上。

  苏茴把这些桌椅搬到外面去让太阳晒去水分,其他两个老师也在做同样的事,在外面遇到了,露出一个苦笑,继续干活。

  没多久,校长就带着两个人过来了,手里还搬着一些修补屋顶的木板。

  苏茴就在下面帮着打下手,帮着递点东西什么的。

  这天天气不错,一个白天都是大太阳,苏茴在学校帮了一天的忙,总算检修完毕。

  第二天面对着台下的小朋友,苏茴没有拿出课本,而是说起了简单的地理。

  比如说,他们村是什么村,隔壁有什么村,然后最近的镇是什么,镇上面还有市……以小说大,从来没有离开过村子,顶多也只去过附近村子走亲戚,或者是去镇上长见识的小孩子哪里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广阔,听到她说起市里,听到她说起首都,一张张被太阳晒得黝黑的小脸上全是新奇和向往,那样的地方,肯定繁华的超出他们的想象吧?

  看到他们这样,苏茴心里一动,拿出她准备好的报纸,有的报纸上面会有图片:“这个就是首都天安门……”

  走到他们教室门口的校长在窗外驻足了很久,看着那些孩子,脸上有着笑意。

  这就是他为什么要让外来人知青担任老师的缘故,他们来自更繁华的地方,知道的世界宽广,眼界更高,不经意间就能带给孩子很多东西,冲着那一份向往,孩子就会生出渴望,渴望会让他们更努力学习。

  讲台上,苏茴讲起了最近一直在下雨:“华国地大物博,我们这里最近天天下雨,你们觉得其他地方也会下雨吗?”

  “会啊。”

  “肯定会吧。”

  “不一定,上次去我外婆家,她们那里就没有下。”

  ………

  他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观点,苏茴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等他们讨论了,才又拿出一张报纸:“这张报纸上面的图片是我们华国西北方的边疆,那里……”

  校长回头,慢慢的离开,想到有人在自己面前说的话,眉头皱了皱,很快又松开。

  她的学历相比较是低了点,但是她不是已经在自学了吗,等到她拿到初中学历,那些人就没有话说了吧?

  苏茴可不知道有人按耐不住,打起了她的主意,她按部就班的上课学习,想要去考取初中学历,不是她说考就考的。

  另一头,因为天气原因,谢睿等风干用了不少时间,每天都要去定点看看情况,他在做什么,知青点的其他人不知道,同居一室的林荆南是清楚的,他知道后,就差举起双手双脚表示支持了,谢睿做什么,都勤快的在一旁帮忙,等到现在简陋的窑前出窑的时候,他激动的双手颤抖。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