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4节(2 / 2)


  因着她不肯低头, 齐帝才匆匆拂袖而去, 临走前还撂下了一句话:“若你允了,便算是有功于齐,令你做个贤妃也是应当的。”

  “贤妃”这个名头,于章贵人而言,可是十二万分的心动。但是那桩婚事又实在是委屈了姜清渠,因而章贵人心里矛盾得很。

  现下,看到面前姜清渠急切的面容,章贵人又不忍心提起那桩糟心的婚事了。于是, 她便谈起了齐帝方才所说的另外一件事。

  “不关你的婚事,”章贵人抽出绣了香兰的帕子来,按了按含着泪珠的眼角,道,“是你父皇说,待母妃腹中这孩儿出世后,便抱到皇后娘娘那儿去养。”

  想到方才齐帝的言语,章贵人便觉得心寒不已。

  齐帝说她出身于小户,不大会教养孩子。她养大的姜清渠不似一国公主,倒像是个市井女儿;和姜灵洲比起来,实在是天差地别,云泥玉暇。因而,待章贵人腹中这孩子出生后,也要交给叶皇后来养,免得叫章贵人给养出了一股小家子气。

  如此一来,别说是让她晋分位了,她竟然连自己的孩子都保不住,要拱手送给叶皇后养。孩子一旦去了叶皇后那儿,那便与她无甚关系了,以后更是无可能要回来的。

  真真是让人不甘呐!

  想她章秀言自陛下未腾达时,便已嫁给他做妾了。渭阳姜家,高门大户,她年轻时小心翼翼地服侍着那人,在正妻叶氏手下讨生活。后来入主了华亭,日子总算好过了些。这么多年来,她小心翼翼地拉扯大了姜清渠这个女儿,现在却反倒要落得齐帝的嫌弃。

  齐帝拿她和叶芷柔比,又拿姜清渠和姜灵洲比,也不看看二者根脉差了多少?

  那叶皇后是正妻,是渭阳名门之后,也是自小娇宠大的显门千金,教养比她章秀言强了不知几何。在教养女儿上,本就是叶皇后占了上风。饶是章贵人请了教养姑姑来指点姜清渠礼仪,可耐不住章贵人本身便是个小户之女,姜清渠跟着她,耳濡目染,也有些小家子气。而那姜灵洲是被叶皇后用公主之仪端着、捧着,一点点儿教养大的;两者之间,自然是有些差别。

  再者,齐国上下,又有几个夫人、太太,敢让自己的嫡出女儿去读书识字?也只有叶皇后敢这般做了——她虽嘴上说着“女子不该读书”,可因叶皇后自己吃了没读书的亏,便对姜灵洲读书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干脆让姜灵洲一路这样看书长大。

  细细一想,便是做了后宫里的娘娘,这出身还是章贵人心里一道跨不过的坎儿,以至于后来嫁入宫中的丽妃都得以给她脸色看,暗地里嘲笑她是个粗鄙之人。

  想到此处,章贵人的眼泪便又要落下来。

  “母妃莫慌,兴许父皇明日便会改了主意呢”姜清渠劝道,“这世间哪有子女不留在双亲身边的道理?母妃好好劝解一番便是。”

  “是。”章贵人拭净了眼泪,语气硬了起来,“母妃是绝不会让这孩子被抱去皇后那儿的。清儿,你也要争气些,莫要惹你父皇生气,免得他发作到我母女俩身上。”

  姜清渠点了点头,心里却嘀咕道:这哪是那么简单的?

  齐帝常常会觉得姜清渠这不好、那不好,尤是和姜灵洲一比,便样样都落不得好。要不惹齐帝心烦,真是比读书识字还难。

  姜清渠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出了章贵人的宫殿,便将这事儿抛在脑后了,又期盼起自己的婚事来——十四五岁的如花女儿,自然是日日都盼着嫁个如意郎君的。

  ***

  入了夜,姜清渠坐在妆镜前,挑着妆奁匣里的珠钗首饰。

  满匣熠熠,珠灿生辉,各个都让她爱不释手。这些簪钗中,独有一支扣红宝的银鎏金瓒凤簪最得她的心意。硕大饱满的红宝颜色极正,像是出嫁之日喜服上所摘取之色。姜清渠早就想好了,她嫁给许广元那日,便要佩着这支发簪。

  此时,婢女香绫从外头回来。见了礼后,香绫便细步上前,悄悄附在姜清渠耳旁,小声说了些什么。

  这香绫是姜清渠的得力心腹,最擅出小主意和打探消息。从前章贵人觉得香绫嘴碎,爱挑弄是非,几次想把她放到别处去,可偏偏姜清渠却护着这小婢女。以是,香绫为报姜清渠的恩情,打探起小道消息来便愈发勤快了。

  听了香绫的话,姜清渠握着那发簪的手,陡然紧了些。

  “池明珠?”姜清渠喃喃说着,把那瓒凤簪放入了匣中,“不应当呀。父皇应已和许大人透了口风,怎么许大夫人还要相看那池家的大小姐呢?”

  香绫也是满面不解,她眼珠一转,道:“公主殿下,保不准便是那池大小姐自己妄想高攀许公子呢!池家门第虽好,却不如许家显赫,也许,许大夫人现在就在发愁如何回绝池家呢。”

  姜清渠听了,也觉得是如此。

  许广元放着好端端的公主不尚,去娶门第、容貌俱不如她的池大小姐,哪有这样的事儿?定是池大小姐想要嫁个高枝,这才死乞白赖地贴上来。

  “你去给池家下道帖子,就说母妃要请那池明珠来宫里坐坐。”姜清渠望着镜中的自己,面露冷意,“我倒要看看,她拿什么与我争?”

  香绫却没有立即应下,忧虑道:“可是这毕竟不是主子娘娘下的帖子……”

  “怕什么?”姜清渠道,“我母妃哪有不护着我的道理?决不能让池明珠缠着许大公子。”

  香绫素来知道自己家公主的脾气,姜清渠倔起来可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这事儿又关乎她的亲事,她是绝不会放手的。于是,香绫只得老老实实去办了。

  次日,池明珠便入了宫。

  来时,池明珠是笑如春风,去时却是哭哭啼啼,也不知在章贵人宫里出了什么事儿。回了家,便说是受了姜清渠万般屈辱,闹着要悬梁自尽。脖子挂进白绫里了,凳子都踹了,又被池家的婢女、仆妇给匆匆抱了下来。

  听了这事儿,许大夫人便去池府走了一趟。一转身,便拍板子将两家亲事定下了。池明珠便是未来的许家大少夫人,婚期便在明年三月中。

  姜清渠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许家与池家的婚事竟就这样定下了。

  那她又该怎么办?

  姜清渠心里极是气恼,认定了是那池明珠抢了她的姻缘,恨不得将池明珠的脸都给刮花了。只是无奈她出不了宫,只能自己生生闷气。

  可池家人却并非什么软柿子,池明珠入宫被姜清渠一顿言语羞辱,又被姜清渠要挟着去主动退婚,池家上下都在心里厌恶极了这盛气凌人的二公主。于是,池大人便假作不经意,在齐帝耳旁提起了这事儿来。

  齐帝一听,面色当时便极不好。

  他转身便去了章贵人宫里,沉着面色道:“朕看,你也不必考虑了。与其留她在华亭丢人,倒不如早点嫁出去。既同是公主,那便让她与河阳一样从朱雀门风光发嫁,再给你抬个贤妃名号,免得丢了皇家脸面。”

  章贵人这才知道姜清渠干的好事,此事已气得心口绞疼。听闻齐帝此言,她登时眼里盈了泪,哽咽道:“陛下,你怎可如此无情?再怎么不欢喜清渠,她也是陛下的亲生女儿。那卫烈年近半百,又已死了元妻,还带着三个孩子,陛下到底如何舍得……”

  听到章贵人的话,齐帝面色愈冷。

  “河阳远嫁魏国的时候,怎么不见你替她说话!”他冷冷喝道。

  一句话,就让章贵人闭了嘴。

  ——饶是深得宠爱如姜灵洲者,最后还不是被齐帝嫁到魏国那样的孤山陌土去了?

  这卫烈虽然年纪大了些,可到底还是齐国人,姜清渠逢年过节还能回华亭来瞧一瞧。哪像姜灵洲,嫁过去便是齐质,一生不得归齐不说,兴许哪一天连命都没了!

  齐帝见她噤了声,便叹口气,道:“她是公主,便不该任性。当学学她大姐,以国之危难为先。朕手下之人唯卫烈可用,若再不拉拢于他,怕是又要多出一个刘琮来。秀言,朕也知你委屈;若你允了这桩事,便封你为贤妃,届时,清渠出嫁,也能更风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