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05章裁军压力(2 / 2)

  这就是,只有削减掉足够多的老式战舰,才能降低维护这些战舰的开支,也才有足够的资金来建造新式战舰。

  当时,中国海军有三种新式战舰的设计方案正等待海军司令部批准。

  一种是标准排水量接近五万吨的大型航母,另外一种是标准排水量在一万吨左右的新式防空巡洋舰,最后一种是标准排水量为三千吨的反潜驱逐舰。按照中国海军的规划,这三种战舰将成为中国海军的主力。

  问题是,要建造这三种战舰,需要足够多的资金。

  这样一来,自然需要处理掉老式战舰。

  要命的是,即便按照李向龙的建议,只保留三分之一的战舰,节约下来的经费也不足以建造足够多的新式战舰。

  此外,海军不可能在战后获得更多的经费。

  显然,海军得在处理老式战舰的时候做点文章,让这些即将退役的战舰发挥余热。

  除了舰队,海军航空兵同样面临着巨大的裁军压力。

  到一九四八年底,中国海军航空兵总共装备了一万四千余架轰炸机、战斗机、巡逻机与运输机等各类军用飞机,仅战术作战飞机的数量就接近一万架,其中半数以上是“海鹰”式战斗机。

  在战后,中国海军需要这么多的作战飞机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李向龙已经明确建议,在战争结束之后,撤消岸基航空兵中的战斗机部队,在岸基航空兵中仅保留巡逻机与运输机,而原本隶属于海军航空兵的轰炸机,则全部转交给空军,由空军进行处置。

  也就是说,中国海军航空兵在战后很有可能只会保留舰载航空兵。

  如果以二十四艘航母为准,并且多保留一个训练联队,总共只需要二十五个联队,必要的时候还能再减少几个联队,即让舰载航空兵联队灵活部署,在需要的时候才分配给某艘舰队航母。

  这样一来,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最多需要保留两千架战术飞机。

  显然,这就意味着,需要裁减到近八千架战术飞机,相当于海军的战术航空兵一下削弱了百分之八十。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大战结束之后,中国海军航空兵就将进入喷气时代,而喷气式舰载机更加庞大,阴极航空兵联队的规模还将缩小。如果仍然以保留二十五支联队为准,那么装备的舰载机将不会超过一千六百架。

  只是,这是必须做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在喷气式飞机诞生之后,中国海军现有的绝大部分战斗机都将在未来五到十年之内被淘汰,而喷气式战斗机的造价更加高昂,所以海军必须尽快瘦身,以节约下足够多的经费来研制与采购喷气式战斗机。

  当然,海军陆战队也在裁军的行列之中。

  只是,陆战队在战后肯定会成为独立兵种,因此与海军没有直接关系。只有一点需要海军操心,这就是登陆舰队依然在海军的编制之内,所以登陆舰艇的建造与维护,仍然是海军的事。

  显然,缩减登陆舰队也是势在必行。

  考虑到战后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在短期内不可能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把登陆舰队减少四分之三都不为过。

  要知道,到一九四八年底,登陆舰队的规模已经赶上战斗舰队了。

  当时,中国海军拥有的登陆舰艇的总吨位超过了一百五十万吨,包括了四十八艘大型船坞登陆舰、四十八艘大型综合登陆舰、一百二十二艘坦克登陆舰,此外还拥有三十六艘小型航母。至于排水量在一千吨以内的登陆艇,特别是不到五百吨的小型登陆艇,总数超过了一千艘。

  显然,中国海军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登陆舰艇。

  总而言之,中国海军承受着非常大的裁军压力,需要在战争结束之后裁减掉半数以上的舰艇与战机。

  也就是说,如何处理这些裁减掉的装备,是海军的头号大事。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将对中国海军在战后的发展产生直接的、重大的影响,甚至将决定中国海军的未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