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0章以小搏大(1 / 2)





  炮弹砸下来的时候,“北京”号的舰长毕向平上校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所幸的是,第一批打来的炮弹都有很大的偏差,落点最近的离“北京”号也在一公里之上,根本没有对战舰构成威胁。

  只是,毕向平立即判断出,那不是重巡洋舰上的八英寸穿甲弹,而是十四英寸炮弹。

  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毕向平没有看到前方三艘重巡洋舰尾部炮塔冒出的闪光,即三艘重巡洋舰没有开火。

  随即,毕向平就下达了转向命令。

  “北京”号转到西南航向上,仅仅过去不到一分钟,雷达上就出现了一个十分明显的光斑。

  显然,正是“雾岛”号战列舰。

  此时,“北京”号上的了望员也看到了“雾岛”号首部两座主炮塔上,四门主炮发出的炮口闪光。

  几十秒后,四枚炮弹砸了下来,落点依然有很大的偏差。

  与战列舰交手,显然不是“北京”号能够承担的重任。要知道,只有把交战距离缩短到一万米以内,“北京”号打出的二百八十毫米穿甲弹才有大约百分之五十的机会穿透“雾岛”号的主装甲,而在任何交战距离上,“北京”号的装甲都不可能挡住“雾岛”号打出的十四英寸穿甲弹。

  对“北京”号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撤退。

  问题是,三艘快速战列舰还没有跟上来,如果现在撤退,至少会把主动权拱手让给联合舰队。更重要的是,如果让“雾岛”号占据了有利位置,那么在快速战列舰赶到投入战斗的时候,肯定会遭受更加惨重的损失。

  毕向平没有撤退,而是决定为后面的主力舰争取时间。

  二点过十分,“北京”号调整好航向与航速,开始向“雾岛”号开火。

  后面,“天津”号也没有撤退,同样把炮口指向了“雾岛”号,与“北京”号一同挑战日本战列舰。

  此时,交战距离超过了一万五千米。

  必须承认,两艘大型巡洋舰的火力十分凶猛。

  虽然二百八十毫米穿甲弹在这个距离上,无论如何也无法打穿“雾岛”号的装甲,但是能够摧毁“雾岛”号暴露在外的所有设备与设施,至少能够对舰体表面造成破坏,如果运气好还能打坏测距仪。

  当然,十八门主炮的火力密度也十分吓人。

  要知道,二百八十毫米舰炮的最大理论射速为每分钟三发,而十四英寸舰炮最多能达到每分钟两发。

  更重要的是,大型巡洋舰上有炮瞄雷达。

  此时,“雾岛”号战列舰上,山本五十六的处境也十分尴尬。

  虽然前出的重巡洋舰在报告中明确提到,对方有六艘主力舰,“妙高”号等三艘战舰已经战沉,但是“雾岛”号赶到的时候,只发现了两艘战舰,而且了望员很快就判断出是两艘大型巡洋舰。

  做出这个判断并不难。

  关键就是,“山东”级快速战列舰是四座双联装炮塔,而且是前二后二布置,而大型巡洋舰上是三座三联装炮塔,采用前二后一的布置方式。也就是说,只要一开火,了望员就能通过炮口闪光做出判断。

  那么,另外四艘战舰去哪了?

  出海之前,山本五十六就收到消息,中国海军至少修复了三艘战列巡洋舰,即所谓的快速战列舰。

  之前的战斗也已表明,中国舰队里肯定有快速战列舰。

  关键就是,这些战舰去哪了?

  山本五十六根本没有细想,也没有必要细想,因为主力编队已经进入战场,而且与两艘速度更快的大型巡洋舰遭遇,不管是等下来与另外四艘战舰交战,还是见好就收,首先都得干掉那两艘大型巡洋舰。

  而且是越快越好。

  对此,栗田健也有相同的认识。

  不管怎么样,都得先干掉那两艘碍事的大型巡洋舰。

  想想容易,可是做起来就没有这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