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暴躁夫郎带回家(女尊)第6节(1 / 2)





  周福临无语至极,这什么人呐,敢情是装糊涂,连一个荷包也要昧去。

  担忧小弟的烦闷情绪褪去,变成了要和陶青较劲,他眼尾微扬,眸光一闪,幽幽道,“陶大夫,我脾气可不怎么好。”

  该是多少诊费,就是多少,不清不楚的,这是何意。

  陶青无辜地看他,手上力气更大了,紧紧捏着:“哦,这是肝火旺,可要陶某再开个方子?”

  “你!”周福临没忍住,往前走了一步,刚好陶青也忽然靠过来,两个人贴得极近。

  二人四目相对。

  他听见陶青低低地笑:“周公子,陶某跟您开玩笑呢,用不了这么多钱,剩余的,还你便是。”

  陶青的视线扫过去。

  对方虽年芳十九,在许多人眼里算是年纪大的,可他秀丽的脸其实极富少年气,凤眸锐利,皮肤白皙,鼻梁挺直,说是十五六岁也有人信。

  这也是为什么周福临脾气暴躁,能将调戏他的人打得头破血流,却依旧有媒公上门,苦口婆心劝他嫁人,那金四儿一般的混混,吃了亏也还是不吃教训,三番两次过来,柳巷的男子又为何偷偷说他是狐狸精。

  无非是因为长得好。

  他的衣着很朴素,但仿若清水出芙蓉,离得近了,陶青还嗅到周福临身上的皂香。

  他的睫毛好长。

  陶青暗想,柳巷这样的地方,也能养出这般通透的人。她心一动,张嘴要说话,胡大爷就进了屋。

  “福临——”

  胡大爷手里拿着一把水灵灵的青菜,东张西望地找周福临:“我刚去看了阿盼那孩子,这是又好了?你可有谢谢陶大夫,你这脾气,别又像上次一般,将大夫气走……”

  他扭头,眼前的人可不就是福临么,怎么傻愣愣的。

  再一看,嚯,陶大夫也在,这俩怎么靠那么近。

  有人来了,周福临立马退开,摒弃多余的心思,瞪陶青一眼:“既然是开玩笑,不论诊费多少,贴身之物得还给我吧。”

  陶青大方将荷包塞到他手里:“令弟的病需要多次诊治才能好,周公子不如等他痊愈,一并给我。”

  她没等周福临拒绝,向胡大爷打了个招呼,就走出去,离开之前加了句。

  “对了,阿盼的病不严重,不用太紧张。陶某给周公子你也开了张治风寒的方子,记得去拿药,还是那家铺子,价格比较公道,药方钱就不必给了,送你的。”

  周福临抿唇,觉得心里怪怪的,等人走远了,嘀咕道:“我可有让你开方子?谁又让你送了?”

  心情倒是轻松不少。

  “福临啊,你们方才聊什么了?”胡大爷摸不着头脑。

  周福临接过青菜,对胡大爷道谢,他是早已将对方当做自家长辈的,这么多年,早就不见外了:“没什么,您留下来用饭吧。”

  胡大爷从水缸里舀了水洗菜,一边洗,一边唠叨:“阿盼这病还是不行,他体弱,你一个男儿家,哪里撑得住。你还是托媒公再给你相看相看,总会找到好人家的,你真就一辈子不嫁不成,这也是为了阿盼好……”

  周福临唇线绷紧,面无表情:“您别说了。”

  那媒公,早在被胖女人找上门骂了一通后,就迁怒上了周福临,认为他不好好把握时机,非说自己是寡夫,还克妻。他路过周家时,阴阳怪气地表明,不给周福临相看了。

  周福临巴不得呢。哪次牵红线,不是媒公主动的,他又没求对方。

  胡大爷絮絮叨叨,不是怀念死去的妻主,就是遗憾没能生个孩子,以至于孤苦伶仃,让周福临别走他的老路,早日找到妻主。

  周福临背过身去,脊背僵硬,内心苦涩,揉皱了菜叶。

  嫁人嫁人,哪有那么容易。

  家中是什么光景他清楚。请大夫要花钱,买药要花钱,偶尔给弟弟买肉买糖也要花钱,就他一人挣这些银子,确实不够。

  曾经也有媒公暗示他:若降低要求,不坚持做正夫,单凭他相貌,绫罗绸缎山珍海味,包括阿盼的病都不必担忧。

  周福临自认为是爱弟弟的,但他又不够无私。

  他总在夜里问自己,是否愿意为了弟弟,做别人的夫侍?不就是个名分而已,他进了有钱人家的门,只要在床上讨好妻主,对正夫表示谦恭,再努力生个女儿,日子必定比现在舒坦。

  可他就是排斥。干涸的心还是期待着,会有一双温暖的手揽住他,真心对他,正经把自己娶回家,也肯照顾阿盼。

  或许是奢望吧。

  ……

  “陶大夫,您这是去哪儿了,怎么看着像是从周家过来,那可不是好人家,您没被欺负吧?”

  “陶大夫,我眼睛好像进了什么东西,您能不能帮忙看看?”

  “你又来了,李家夫郎,你那不是眼睛进东西,是眼抽筋,人发/骚呢,给我一边儿去!”

  陶青回医馆的路上,分外和谐。

  她又拿出对付病患的温和态度,也不说话,只点头,笑着走过。

  手指上还残留摩/挲荷包得来的丝滑感。

  那荷包像是锦做的,这位周公子,应当也经历过优渥的日子吧。

  陶青对身旁的声音充耳不闻,一边走一边想,在她见过的男子中,那人也算比较能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