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卫家女第186节(1 / 2)





  赵启悠犹豫了一下道:“定远公一直将弟关在小院之中,身边侍从也都被夺走。”

  见他如此无用,赵启恩心中一恨。

  “你如今已经是亲王,就要拿出王爷的样子来,我找了几位大儒教你,明日起你每日去文思殿听政。”

  一听到听政二字,赵启悠仿佛看见自己皇嫂将自己毒杀的样子,趴得愈发真心实意:“皇兄,弟、弟无用……”

  “你年少时候也是聪明好学的,不过是这几年荒废了,怎能这般妄自菲薄?”

  越看赵启悠这副模样,赵启恩就越发生气,若不是赵启恒因那卫瑾瑜的事恨上了他又是已经被出继出去的,他又何苦用这废物?!

  “不必再说,你下去吧。”

  看着赵启悠的背影,赵启恩终于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他杀了得自己兄弟手足只剩了一个过继的和一个小废物,这小废物无知无谋不堪重任,却有一副年轻康健的好身子。

  这正是他穷尽半生求也求不来的。

  要不是,要不是他再无后代……

  “我等不及了,你立刻找人拟旨,封晋王赵启悠为皇太……为摄政王,辅佐朝政。”

  封了皇太弟,全天下就都知道他不能生了。

  思及此处,赵启恩眼前一黑,并非旧疾发作,而是突觉自己谋划一生,如今竟是无路可走。

  第199章 再启(卷终)  原来当初他们自以为的结……

  赵启悠刚从大德殿里出来就想着怎么能跑。

  他这七兄身子越发差了,估计脑子也有些毛病,不想着怎么生子留后,竟然在他这个不问世事的废物身上打起了主意,又是封亲王,又是穿太子祭天服,仿佛是要对他委以重任甚至以大梁相托,实则是要把他送到皇嫂面前等着被拆骨抽筋。

  可惜他养的那些人手打探消息尚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将他从洛阳偷出去的实则一个也无。

  心中反复谋划却无计可施,赵启悠在屋中厅堂桌子转圈。

  既然不能跑,他就得让皇兄知道他赵启悠是何等的上不得台面。

  过了几日,又一场大雪还未化,圣人突然临朝。

  明堂上的文武百官为之一惊。

  许久未曾上朝的赵启恩穿着团绣龙袍高坐在明堂之上,笑看着文武百官。

  虽然他是被人以步辇抬到皇座上的,可他终究是来了。

  看着一众人等给自己跪下,赵启恩的面上微微带了两分的笑。

  “朕许久未来明堂,都快忘了你们是如何朝我跪拜的了。”

  听此言,跪在地上的大臣们纹丝未动,无人敢先起来。

  赵启恩任由他们继续跪着。

  “朕今日来,是有要事要说,宣晋王上殿。”

  看着未及弱冠的少年走进明堂,赵启恩心中又是一恨,恨完了他还要笑。

  “一转眼朕的幼弟也长大了,同为赵氏子孙,他也当为大梁效力才是,朕身子不适,只令皇后奉玺听政着实为难了她……”

  看着朝臣中微有骚动,赵启恩心中一冷。

  他久在深宫,皇后在前朝扶植自己人,到现在只怕有些人只认皇后不认他这个皇帝了。

  “今日,朕便封幼弟赵启悠为摄政王,正好中书省丞相陈伯横正在长安纠拿逆贼余党,阿悠便先暂领中书令一职,多学学政事。”

  他说完,侍立在旁的石菩拿出圣旨开始宣读。

  赵启悠膝盖一软几乎是趴伏在了地上:“弟……臣……谢圣人隆恩。”

  朝上众人无心听赵启悠说什么,就在他跪下的时候,一本薄薄的册子从他怀里掉了出来。

  赵启恩遥遥看着那册子,问大梁的新任摄政王:“你袖中掉出的是何物?”

  “啊,这、这是《绣天记》。”赵启悠慌慌忙忙拿起那本书双手举着给他看,“圣人,这是我在北疆寻到的奇书,本想在散朝之后献给圣人解闷。”

  解闷?

  跪在地上的姜清玄双目看着明堂的石砖,心中已下起了棋,不听不看不想,就不会记得他幺孙写的那些书被人拿到了明堂上。

  说起《绣天记》赵启悠着实精神了许多,将手中的书给一旁跪着的大臣们看:“此书着实妙极,楚绣儿着实是个奇女子,不仅智勇双全,在床上也着实了得,欲念在身不忘初衷,‘青丝煞,血云榻,鸾鸟初啼绝崖’此回极妙,着实写得处处动人。”

  有朝臣微微侧开了头,这等淫书岂是他们这些人能看得?

  倒是有出身世家的大臣年轻时也是风流的,竟微微抬头看了那书一眼。

  这书,听着倒比望江生写得还有趣些。

  赵启恩高坐在上看着自己的弟弟,一口血仿佛哽在心头。

  废物!废物!废物!

  片刻前他刚刚将这废物立为摄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