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卫家女第102节(2 / 2)


  “民心不安。”

  “定远军所行之处,营州百姓畏之、憎之。”

  “身是汉人身,心是蛮族心,视我等为仇敌。”

  “今有百姓暴起,欲夺刀伤人。”

  陈窈儿揉了揉额头。

  元帅在北疆打仗,是与蛮人无数次的你来我往,每到一处都尽力带走当地百姓,等她真正占了一州之地,也不过是拔初当地的蛮族,安置好被奴役的百姓,再让原来被带走的百姓归乡。

  认真说起来,北疆各州蛮族最多也不过占了七年,儿童长大,少年成人,壮年未老,所有人都还记得在大梁的日子,平素民风又彪悍,只要有汉人起事,可以说是一呼百应,像曾经是专门刺杀蛮族官员的申屠休和曾占山为王的符婵,只要他们肯杀蛮人,北疆百姓都曾想尽办法护着。

  元帅不仅能力战蛮族,还治军有方,不让军士扰民,再加上“卫”这个姓氏,元帅一路收复北疆可谓是民心所向。

  营州却与北疆完全不同,自从安史之乱之后,营州就在各族手中被争抢,原本在这里没有随着平卢军内迁的汉人已经繁衍了很多代,有些连汉话都未必说得清楚,更不用说写字了,在这些人的心里,定远军本是外来者。

  长安变乱被掳来营州的汉人离乡背井,受制于蛮人,如刘怀那般踩着别人的鲜血往上爬的也太多了,剩下的,有很多也未必对定远军有善意。

  百多年来,蛮人管理营州汉人以三六九等之法,有几分才学的汉人愿意依附于蛮族,还能改成蛮族姓氏,反过来似乎成了蛮族之人,甚至有了自己的帐篷和牛马,此为第一等。

  其次是与蛮族通婚的汉人,也能在柳城附近获得土地,此为第二等。

  也有汉人成为蛮族贵族的家仆,替蛮人打理农田或商铺,此为第三等。

  第四等就是楚元秀那种,有些一技之长,为蛮人做事,勉强混个饱腹。

  第五等就是汉奴。

  在这等级之下,汉人想要让自己过得好,就只能抛了自己昔日所学的礼义廉耻,一步一步往上爬。

  而一旦爬上去……他们又哪里还算得上是汉人呢?

  也正因如此,营州很多汉人以依附蛮族为荣,拜着蛮族的萨满,唱着蛮族的歌,他们看待蛮族,有些像中原百姓看待世家大族。

  这些日子,定远军的官兵如往常一样帮着当地百姓抢种冬麦,很多时候却没有得到在北疆时的那般爱戴亲昵,而是冷漠、防备,甚至仇恨,正是因为那些百姓已经将自己当了蛮族一伙,以为定远军要抢走他们的土地。

  可在定远军眼里,这些百姓是他们要一同经营营州的骨肉亲人,与北疆百姓并无不同。

  “这就是元帅说的百姓根基不同。”陈窈儿疲惫地揉了揉脸,她今年才二十四,作为一个州官,如果离开北疆之地,整个天下绝难找出比她更小的了,来营州之前元帅说她要仗着自己年轻来寻找新的治州之法,她自以为自己懂了,来了才发现情况比自己想象的难得多。

  啃一口已经干硬的胡饼,陈窈儿一边嚼,一边想着对策。

  在被元帅点来营州之前,她曾是檀州刺史晏青红手下主管民生的得力干将,因为抚民安民之事做得出色,又被元帅抢到了北疆民部、财部跟着管事林重华学了两年,无论是晏青红还是林重华,甚至是元帅本人,她都看着学着,到了营州,她要将这些东西变成安民之器。

  安民、抚民……让他们看见粮食,让他们看见出路,第一步,得让他们知道定远军是怎么想的。

  巨阙将军申屠休迈着大步走进了县衙的侧院,就见陈窈儿两眼灼灼地看着自己。

  “申屠将军,我记得你当初曾唱过戏?”

  申屠休脚下一顿,他前几日骑马回了平州向元帅说了自己因为担心林里地矿复杂,担心奚人在地上挖陷阱才让轻骑先行探路,那时,他都没像此时这般畏惧不前。

  见他没有反驳,陈窈儿的眼睛更亮了:

  “我想把定远军打败蛮族和安民之策编成戏文找人去唱,以您的经验来看,此事可行否?”

  申屠休沉默片刻,难得好声好气地说:“陈刺史,我是唱过戏,又不是写过戏,哪里知道可行与否?”

  陈窈儿自己越想越觉得此计可行,可问遍了营州上下文官竟没一个会写戏文的,她便此事连同营州的奏报一并送给了卫蔷。

  不到十日,一个面白如玉清俊异常的少年从马上下来,拎着自己装着纸笔的书箱到了营州。

  他还没到县衙,陈窈儿就听有人说柳城来了个仙童般的人物,待见了这少年气十足的小书生,她也在心里赞叹不已,这位书生真是好相貌,且还有些眼熟。

  “在下秦绪,奉命来写戏。”

  陈窈儿父亲曾是举人,她小时候也算是见过些文人墨客之流,后来自己为官,享誉天下的文士名人跟着晏刺史和元帅也见过几个,这姓秦的小书生年纪虽然不大,风度竟然丝毫不落,更难得的是身上一点文人酸臭傲气也无,知道了自己要写什么,就去柳城四下去看,听说要写定远军破蛮族,还专门去了军营,绕着申屠休仔仔细细转了几圈。

  不过一夜,秦绪就交了三幕戏出来。

  粗粗一看,陈窈儿不由赞叹道:“这般文采斐然又好用的笔杆子,也不知道元帅是从哪里找来的宝贝。”

  秦绪不仅会写戏,还会看戏,看似装模作样行军的戏,他加了两道鼓声进去,立刻就有了千军万马迫近之势,看得陈窈儿目瞪口呆。

  除了戏文之外,秦绪还准备了书文,这比排戏简单多了,找几个口齿伶俐的将书文读熟了,趁着百姓忙了半日休息之时就去田间地头说上几句,也能引得一群人听得入了神儿。

  见秦绪如此厉害,陈窈儿就干脆将此事托付了出去,冬麦抢种事了,还要囤积冬日里要用的拆伙,还有要修的水渠水车,百姓安置,民宅修整……脚不沾地忙了数日,陈窈儿又瘦了两圈儿,整个柳城的过冬之事总算准备了个七七八八。

  申屠休怒气冲冲找上门的时候,陈窈儿正同农部与财部开会,能抢在下雪前做的事不多了,每一日、每一人都要精打细算起来。

  “陈、刺、史!我与你到底有什么仇怨,你满营州地坏我名声?!要不是今日仆固澜来笑我,我都不知道你把我送蛮族女将的狼皮毡子上去了!”

  见陈窈儿一脸茫然,申屠休“啪”地一声将一小册子扔到了她面前。

  陈窈儿翻开一看,便见上面写着“‘好叫将军知道,我自战场上第一次见了将军,便日不思吃,夜不思睡,只想如这般与将军亲近亲近,我阿父是蛮王帐下大将,我自己家里也有一千马,三万羊,不如将军从了我,从此你我就是草场上的两匹骏马,从东到西,青草浪里翻滚去……’”

  迅速翻了两页。

  又见“马鞭如绳,细细缚了将军铁腕,鞍鞯似床……”

  再翻几页到了最后,陈窈儿看见一行字:“只说将军带三万人马终于踏平了此部,那蛮族大将之女从此远遁草原不见踪迹,却又有蛮族可汗之女又与这将军有一段风流公案,且看下回‘石将军剑指王帐,蛮王女鞭调情郎’。”

  缓缓将书册放下,陈窈儿再看申屠休,眸光从左划到右,几乎不敢看他脸。

  干笑一声,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