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卫家女第52节(2 / 2)


  再看那坐在墙上的定远公,此时也单手捂着脸,杜晓心中竟然生出了几分同病相怜的亲近之感。

  直到两个年轻人出了院子,杜晓才长叹了一口气,道:

  “定远公,纵使申氏满门之性命也抵不了我父辈血仇,那又如何?”

  那又如何?戾太子死了,申家人死了,他一腔仇怨无处可诉,那又如何?他还是这大梁的臣子,他的家人血脉都在大梁,他又能如何?!

  遮月之云渐渐退去,留一弯明月高悬于天际。

  月下,坐在墙上的女子双手交叠在一起,她腰上那长刀露了出来,平白勾起一线月色,使她身上有一道微光,而不至于真成了一道影。

  “杜侍郎,不如与我同道而行,我们试试一法,看看能否解了心中仇怨?”

  杜晓冷笑:“可是颠覆朝堂之法?”

  卫蔷也笑:“可谓翻天覆地之法。”

  ……

  大德殿内,一奏本被扔到了榻上,赵启恩叹了一口气,道:

  “中书侍郎杜晓,到底还是将他之前那奏本撤了回去。有了那进了太原城的乌护商队,两京世家如今只将定远公看作财神。”

  殿内无人说话,赵启恩看向站在一旁的石菩:“你说,那进了太原城的商队,真的是假冒的么?”

  石菩低声道:“圣人,定远公早有报备,想来确实是假的。”

  “真真假假……我现在想来,卫臻这假造的丰州边市,实在是假的太真了,若不是朕出了主意,此时都要以为那边市之事乃是确真。”

  正到了殿内通风之时,数十位宫人一齐将窗打开,竖直的天光映进了店里,一道又一道。

  赵启恩又问道:“姜清玄那边参奏定远公世子的奏本攒了多少了?”

  石菩低声回道:“启禀圣人,约有八十七本,除了各位御史,还有辽州、邢州等地官员,皆是奏报卫瑾瑜行事无状。”

  赵启恩点了点头。

  他摩挲了一下手边的玉璧,道:“那卫臻,是真的不能生了么?”

  “圣人,当年太医院的医案犹在,她身上损伤过重,极难生育子嗣。”

  “对。”赵启恩点了点头,“父皇放她归北疆,也有如此考量,她无亲子,便只能做大梁的孤臣,可惜父皇去的太急,本想借她归朝奔丧之时废了她手中征地令,偏偏事与愿违,让她做大到如今。”

  到了如今,赵启恩心中首要之敌就成了一众世家,要打压世家,他就得借卫臻这把锋刃。

  几十个宫人又将窗子缓缓关上,映入殿内的条条天光复又灭了。

  赵启恩轻声道:“她若是能将一众世家破门而灭,倒省了朕的麻烦。”

  可惜卫臻并不会如此做,她要真的领兵入南下,第一个慌的就是他这当朝圣人。

  “朕倒是真想看看,待那些世家在北疆投了大笔钱财人力下去却一无所得,又会是如何嘴脸。”

  说完,他胸口一疼,面色陡然苍白起来,石菩急忙取了药丸出来,又端了热水。

  “咳咳咳咳……”赵启恩扶着案几咳了足足一刻,几乎要将一颗心都咳出来,终于止了咳,又是一阵喘不上起来,石菩连忙将他身子提起,助他将气吸进肺里,片刻后,他终于缓了过来,将手心攥着的帕子递给了石菩。

  “你看一眼,有没有血。”

  石菩先给赵启恩喂了药,拿起帕子看了,低头道:“圣人,是干净的。”

  赵启恩长出了一口气,脸上还带着憋闷出的潮红。

  “已是四五日没有见血了吧?看来这新药还是有用,只是……”

  慢慢坐正了身子,他又拿起另一奏本。

  过了片刻,赵启恩又将奏本放回了案几上。

  “唤个识字的来给我读奏本。”

  说话时,赵启恩将右手垂下,由袍袖掩住,在袍袖之下,他的手正在抖。

  这正是他这新药的不好之处。

  不一会儿,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太监走了进来,跪在地上,捧着一奏本读了起来。

  很快又到了要通风的时候,窗扉开启,天光洒入成了一道道的白,赵启恩听着奏本,恍惚间将那些白色的光认成了刀光。

  刀光。

  上阳宫里的刀光,紫微宫里的刀光……他两次身陷囹圄,身不由己,都是卫臻纵马而来,用那刀光救了他。

  赵启恩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从在上阳宫中与一干兄弟都被他们那好大哥关在一起不闻不问,他就再受不得室内的浊气,不是因为他的身子,只是因为若半日不通风,他就仿佛会嗅到那满室的便溺之气,耳边也会有不能止歇的哭喊嚎啕之声。

  就像他从前爱喝鹿血酒,却被他的好兄长在酒中下了毒,从此也再不肯喝了。

  那卫臻见了他最落魄的一面,他也不想再见了……本该是这样的。

  这也是他身为一个君王最该有的心思。

  “圣人?圣人?”

  被石菩从一阵恍惚中唤醒,赵启恩摆了摆手:“罢了,不必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