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0节(2 / 2)


  政策改变了。

  报纸上出现了家庭联产承包制。也出现了个体经营,大改革的浪潮已经在喧嚣着要发动了。

  陈建军把这些资料收集起来,寄了一份回去给陈大伯,家庭联产承包制这是正途,越早实施越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给公家干活,总是磨洋工,但是给自己干活,有十分力,就会出到十分,一点都不带打折的。

  勇于吃螃蟹的人已经展示了成果,一批又一批的知青回城,个体户多了许多,陈建军在回家的路上时常可以看到他们,已经有不少人直接摆在路边了。

  卖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乡下收来的,用来赚取一些差价。

  许昭敏和赵玉英也注意到了这些,他们并没有什么评价,能享受到便利,如果长期允许的话,他们自然也是高兴的。

  方红梅还胆战心惊了一次,她从村里其他人家那里买了一些青菜,然后到城里面卖了出去,多多少少赚了一些零花钱,只不过这样的事做了一次,就被陈爱党给制止了,现在情况不明,还是先观望观望比较好,他们也不缺那么一点钱救急。

  大街上的颜色也多了,原先基本只有灰、黑、蓝三种颜色,现在,慢慢的,其他亮丽的颜色越来越多,原本的齐肩短发和麻花辫里,烫发的也慢慢的占了一席之地。

  伴随着浪潮出现,陈建军的农场里面又多了一株成功变异的植物,还是桃子,原先的那一颗是南边的尖嘴桃,花瓣果实变大了,现在这个变异的是蟠桃,他还不知道是哪一方面的变异,但是看着下一年就会开花的桃树,陈建军很期待。

  看着农场里面的欣欣向荣,陈建军很高兴,他从农场里面搬出了两盆盛开的墨菊送给刘田芳,另外拿出两盆送给了岳父家,两边都饱受好评。

  虽然这不是变异的品种,但是花开的很饱满,那色泽也很讨人喜欢,摆在院子里,他们不停的叮嘱家里的小孩不要把花给摘了,不然有他们好看,从这个态度可以看出他们的喜爱。

  陈建军已经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个大概的规划,变异的又是果树,他似乎在果树上的缘分的特别高,加上他有一个农场空间在,思来想去,他决定在现实世界也开一个农场。

  他的农场里面种植的果树种类越来越多了,等再过一些时候,时机成熟,他就可以开始做准备了。

  时间一晃就到了七八年,这一年的变化无疑是巨大的,他们陈屋村也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在收获的时候,用沉甸甸的谷仓显示了他的成功,这并不是特例,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知青们大幅回城,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的丰富了城市的市场,大部分城市还规划了自由贸易区交给人们自由贸易,大大的分薄了供销社的生意,让他们清闲了下来。

  只有到市场里面没办法买到的东西,才会拿着票去供销社里面买。

  有了自由贸易区,有了随处可见的个体户,这极大的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原先是有钱拿着但没处花,现在不一样了,市场上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不用票的,价格高一点,但不用票就能够拿到东西。

  个体户比起工人当然是饱受非议的,这个不稳定,说出去也不体面,哪里像工人,旱涝保收,还可以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供销社的人原本眼睛放在额头上,看着生意淡了也没多少的担忧,这样他们还更清闲了呢,哪里会想到,后面会有下岗的事发生呢。

  而个体户们,一开始都是拿出了决心的,世道艰难,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但是很快就品尝到了甜头,尤其是那些倒爷,更是赚得满瓢盆。

  陈建军也忍不住赚了一笔,他从农场商城里面买牛仔布,根据买来的成品做参数,加工成牛仔裤,裤脚是喇叭状的,这让他的金币缩水了不少,与之相反的,他的小金库飞速上涨。

  他还把裤子拿了一些回家,给陈建强他们每个人送了两条,他们也就知道了他有在做什么,他还在学校卖了一些,大家都是青年,也有一颗追求时尚潮流的心,这种裤子价值不菲,也有不少人愿意省吃俭用买下一条。

  陈建军卖了几次,就在市中心的交易区不远处买下了一处八间泥砖房的旧房子,这个是同一户人家的,兄弟四个,每个人两间,产权是他们老爸的,原先也只有一个兄弟住在这里,陈建军一起买了下来,原先住在这里的人带着钱,一起住到了单位的房子。

  陈建军又找上了当初帮他修房子的那几个人,要把这八间泥砖房推到重建,重建成二层的商铺。

  第73章

  为了他的本钱, 他还特意跟许晓、跟刘田芳请教了一下做裤子的注意事项, 狠狠的撸掉了一堆头发才成功做了出来,幸好这个有现成的模板, 他只要复制就好了, 不用他设计,他的脑细胞就不够用了,他就没有这根筋。

  他以前当然也来过首都这边玩耍, 但是这个世界跟他原来的那个有些不一样,他也不知道哪些地段具体会怎么样,大体可能会变化不大,细节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 现在这里因为新成立的市场,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繁华还是可以保证的, 后面的话也可以重新拆了重做, 首都的地皮和房子,绝对亏不了。

  被找来做房子的人有上了年纪的老师傅,也有年纪轻轻的后生, 还有返城的知青,各种人都有,陈建军开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待遇好, 工作起来也更卖力。

  陈爱党也来这边看了看, 看着正在开工的地方, 心情有点复杂。

  堂哥他才来首都多久,就有钱买旧房子自己起新房子了,光凭学生的津贴绝对不够,是他以前的积蓄,还有他……

  陈爱党看了看自己穿着的牛仔裤,这裤子陈建军送了他和方红梅各一条,说他是用成本价拿来的,比较便宜,也就是说,他也在做倒买倒卖的生意,这个真的很赚吗?

  这么快就有这么多钱?起新房,几百块肯定是不够的,地方这么大,肯定是四位数了,就不知道是一开头的四位数,还是二开头了。

  八间泥砖房原先的占地并不是很大,加起来统共就一百四十多平方,但是算上前面那个院子的话,加起来就有快三百平方了,陈建军把房子建到了马路边,距离大路有两米的距离做缓冲,其余的都用来建房子,建成的话,估计有二百六十平方。

  他都做成了那种商铺,门宽宽的,可以卖衣服,卖副食品等等,格局是方方正正的,一路排开,有12个铺子,到时候可以租出去,每个月到时候光是收租,就是一笔不小的数额,等到他自己有生意了,直接就可以拿来用,不用另外找商铺。

  房子很快就做好了,人多力量大,下面是个长方形的商铺,有楼梯上去二楼,后面有一个独立的厕所,商铺是没有自己的厕所的,现在房子有独立卫浴厕所的比较少,都是多少人一起共用。

  一楼做商铺,上面住人,如果做餐饮的话,也可以两楼都做生意。

  因为临近交易中心,这些房子一挂上告示,很快就有人来联系要出租。

  刘田芳对着这些家里的产业很爱惜,一个个精挑细选的,做的生意会弄得地方很脏的先排除,之后再考察一下来租的人的品性和行事,没有什么大问题再签下契约书,把钥匙交给他。

  人不愿意上下楼一起租,也不勉强。

  现在的人做生意大部分还真用不了那么大的地方,刘田芳看基本都是不要二楼的,就找木匠做了一些基本的家具,比如说床和柜子,之后出租出去,总有人愿意的,别说,确实有,当初陈爱党找房子就找的特别的艰辛。

  不到一个月,一楼的商铺就全租了出去,上面的住房也租了三间,算一算,每个月合计的租金就是三位数了,比许多工人的工资还要高。

  陈爱党心里也有数,参考一下他学校周边的房租价格,往上加一些就知道一个月大概有多少,他倒还好,心里酸涩,之后就更用功念书,他再过两年,就可以毕业,去挣钱了,他要多掌握一些知识,为以后发力。

  方红梅简直要克制不住自己内心的不忿,来到首都跟着孩子他爸相守,并不是什么太舒心的日子,异地他乡,语言、生活习惯都有不小的差异,她没有工作,整天就困守在家中,精神一日日的衰落,她觉得这样的生活无趣极了,但是这样的生活还要过两年。

  她在这边的低谷,许晓却无一不美满。

  她和许晓的年纪相当,双方都是城里人,自小娇生惯养,但是许晓的父母是大学老师,她的父母是职工,虽然在之前许晓的家庭还是被人唾弃的改造犯,但是现在,知识分子的际遇明显。

  从家境方面来说,许晓娘家的院子够宽敞,一家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间房,绰绰有余,据说还有另外的房产,她跟自己的两个姐姐一起挤在一张床上一起睡到上面两个姐姐出嫁或者下乡,之后她也没有享受多久,她的侄女也长大了。

  之后是知青下乡,她没有去,下乡的是她姐姐,所以她还能在城里享福,这个是她比较好的,但是许晓受了些苦,又嫁了个好男人,以前是受人尊敬的师傅,现在也是受人尊敬的大学生,自己还考上了大学,从这方面来说,许晓又完胜她。

  在子女方面,许晓一举得子,后面还生下了稀罕的双胞胎,而她第一胎是个女儿,娘家妈一直在她耳边念叨着要早日生一个儿子,她顶不住,很快就怀了知学,现在子女双全,这方面的喻头来说,她的说上去比较好听。

  考上了大学,许晓一家人都回了她的故乡念书,跟着娘家近在咫尺,而她是千里迢迢、背井离乡的跟着男人来这边陪他念书,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在家带孩子的普通妇女,自然是大学生更出色一些。

  现在,对方已经在这里有房有商铺,跟以前那些小资人家也差不了多少了,而她因为没有收入,每个月都精打细算,抠抠缩缩的,就为了收支平衡,一个月都不定能够买一次肉,而他们家这铺子每个月就够他们买好多好多的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