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嫁给男主的病秧子哥哥第153节(1 / 2)





  三个孩子叽叽喳喳,没个消停的时候,于寒舟坐在外面听着,心中同情。偶尔挑开帘子回头看一眼,就见自家男人身上爬了三个孩子,骑肩膀上的,坐怀里的,胳膊上趴着的。

  简直被孩子淹没了。

  她同情地致以一瞥,便将帘子放下了。

  好在三个孩子虽然话多,却真是乖巧懂事的孩子。到了地方后,两人要出去办事,三个孩子都表示不跟,乖乖等在家里。

  人生地不熟的,贺文璋担心三个孩子有什么闪失,牢牢叮嘱了下人们,务必看好三位小主子,无论如何不能出门。

  为了让孩子们满意,他总是抽时间带他们出去玩。由此,三个孩子更乖了。

  有时贺文璋实在忙得厉害,于寒舟要自己带他们出去,贺文璋不肯,叫过孩子们道:“不给京城写信吗?”

  不想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吗?

  孩子们启蒙早,三字经千字文早就会背了的,字也识得一些,只是手嫩,还没教握笔。

  于寒舟便道:“走着,你们口述,我来写。”

  带着孩子们去写信。

  珠珠还道:“母亲,你画一幅画吧,把我们都画进去。”

  文琮和瑞儿都很听她的,她话音才落下,立刻挨到她身边站好了:“大嫂/大伯母,把我们画进去吧。”

  三个小孩排排站,一个比一个俊秀,最白净精致的那个还是自己生的,于寒舟看着心都化了:“好。”

  从此,贺文璋就找到了办法。没工夫带他们出去玩时,就让他们打腹稿,构思画作,然后他或于寒舟执笔。

  时间一晃而过,几个州府都走过一遍,贺文璋要回京汇报了。

  想到要回家了,三个孩子都很兴奋。而此时,文琮和瑞儿跟贺文璋已经非常非常熟了。大伯就是面冷,其实缠着他,他一点法子也没有。瑞儿更是惯于爬他背上,或者坐他怀里,“大伯”“大伯”叫个不停。

  贺文璋很无奈。不是说这个孩子最不喜人近的吗?他爹要抱他,很少给抱,也不爱亲近大人。怎么忽而转性了?

  瑞儿却不是转性了。他只是觉着,大伯好欺负,就喜欢看着大伯不想抱他又没办法的样子,因此总往他怀里蹭。

  他们回到京城时,已是五月份。

  珠珠六岁的生辰刚过,许是在外面跑了大半年的缘故,人比之前瘦了。

  侯夫人见了她,顿时心疼地搂到怀里,心肝儿肉地叫。

  再看文琮,看着结实了许多,那副懒洋洋的、文弱的劲儿都少了。

  至于瑞儿,更是小老虎一样,浑身散发着旺盛的精力。

  许久不见三个孩子,侯夫人想得不得了,挨个搂到怀里亲了一回。文琮和珠珠都老实被搂着,珠珠甚至还主动亲侯夫人的脸颊,只有瑞儿不耐烦,被搂了一会儿就挣开了。

  气得侯夫人笑骂:“臭小子!祖母白想你了!”

  一时,长公主府上送来了帖子,邀请侯夫人过府赏花。

  侯夫人应了,还把三个孩子带去了,让他们跟长公主的孙辈们玩耍。两府素有情谊,孙辈们自然也不能生疏了,感情还要从小培养。

  大人们说话且不提,只说珠珠和小伙伴们玩耍时,人家问她的名字,她便说:“我叫贺贞,贞是贞静的贞,母亲希望我做一个贞静的淑女。”

  人家便夸赞道:“好名字。”

  一时,陆雪蓉带着三个孩子去太子府,跟太子的孩子们玩耍。

  珠珠被人问起名字,便说:“我叫贺蓁蓁,蓁乃草木繁盛之意,我母亲希望我茁壮成长。”

  人家又赞道:“真是个好名字。”

  女学是已经办起来了的,太子妃的两个女儿都要送去,只是小女儿年纪还不够,所以只送了大女儿去。

  长公主的三个孙女也要送去,这些都是珍珍的朋友,所以于寒舟问珍珍要不要去,她欣然点头应了,只惋惜道:“可惜小叔和瑞儿不能去。”

  于寒舟心想,这毕竟不是幼儿园啊,你想要跟男性小朋友玩,闺女你生错了时代。

  好在珍珍兴高采烈地去读书了。

  女学分为两个班,大班是十岁到十四岁的女孩儿,小班是六岁到十岁的女孩儿。

  珍珍在小班。她的朋友们,也都在小班。

  教她们的先生,是位有名的女先生,第一堂课便让孩子们互相认识一下。

  珍珍对别人介绍自己的名字,说道:“我叫贺珍珍,珍是珍宝的珍,我父亲母亲说我是他们的珍宝。”

  长公主的孙女们:“你不是贞静的贞吗?”

  太子妃的大女儿:“你不是草木繁荣的蓁吗?”

  被问及时,珍珍丝毫不慌,精致的小脸上挂着微笑,说道:“那是我的别名。就像我的父亲,他大名叫贺文璋,别名贺长青、贺常青。我是他的女儿,当然要从父之道。”

  众人:“……”

  于是,这一届的小朋友们,每个人至少有三个名字。

  第16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