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疗养院事(1 / 2)





  开始发酵的也不仅仅是他们关于pci术后康复治疗的研究成果, 还有这次去漠省的培训成果。

  国协每次的研修班, 最后都是需要医生们进行反馈的,这些反馈主要还是采取不记名的方式, 对培训的内容、方式、老师等等进行一个评价。

  按照往年的数据,每个班总有一半的医生们是在认认真真进行反馈的,也就说, 并不是每个接受培训的人都会随随便便的给每位培训老师打十分。

  国协负责培训的工作人员们, 也是以每次的培训反馈表的结果来判断培训医生们的水平。

  毕竟他们没有办法下去听课,所以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考察医生们的培训水准了。

  忙碌的星期一上午,负责培训的工作人员已经得到了结果。

  这些结果最后也会被录入每个医生的培训档案里。

  “这次的培训效果还不错嘛。”工作人员最先翻开的是这次反馈的总结果, 一百多名医生里, 有百分之九十的人都给这次培训打了10分。

  这个分数占比在国协历年来的培训评价里面算是非常不错的数据了。

  其他人闻言也好奇道:“是上周的那个研修班?去漠省的?”

  工作人员一边点头又一边翻开了新的数据:“是啊, 就是上周妇科的那个研修班。”

  说完他就看见了每一项的具体评分,对这次的培训内容和方式, 大部分的人评价都是非常好的。

  而最后的一页, 则是每位老师获得的分数,其中包括了对每位老师教学方式、水平、态度等等多方面的评价。

  旁边的人还在道:“我记得苏医生好像去了上周的研修班, 他的评价怎么样?”

  他们对苏茂言还是挺好奇的,毕竟不久之前苏茂言才在《go!挑战吧!》这个节目里面露了脸, 连带着国协的微博都涨了好一些粉丝。

  所以对于会长把苏茂言安排到这次的研修班里面去,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至少表面上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工作人员闻言把目光落到了苏茂言的数据上面, 这一看他就愣住了。

  “怎么了?”旁边的人一直没有听到回复, 忍不住问道。

  工作人员摊开手里的资料道:“来, 你们来看看。”

  他又看了两眼,没看错,但是他还是觉得有点神奇,所以想让其他人也来看一看。

  另外两个办公桌就在他附近的人都来了。

  “苏茂言医生,评价……只有五个打九分,另外的都是十分?!”

  在对比上面的三位医生,苏茂言的这个分数简直是鹤立鸡群。

  另外三个人,得十分的比例大约也就是在百分之七十多的样子,甚至还有人得了六分、七分之类的。

  而苏茂言的最低分都是九分,这在这么多年来的研修班老师评价里面,算的上是一等一的高了。

  “没想到苏医生竟然得分这么高。”

  “有点奇怪啊,为什么会这么高?”

  平时这么高的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们,年轻的专家因为各种因素,总有人打低分。

  “数据应该是对的没错,我打电话问问看究竟是什么情况。”

  电话一打,大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苏茂言之所以会得到那么高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苏茂言讲的东西都是干货,诚意满满,一点也不藏私,二是苏茂言的态度非常认真耐心,课堂之外也给大家开小灶,大家去问他问题他也不会躲在藏着不回答。

  于是所有人都给苏茂言打了高分,就是这么简单。

  工作人员把这次研修班的资料整理齐全之后,就去给领导汇报了。

  领导也没有想到大家对苏茂言的评价会这么高,之前他还有点担心苏茂言年轻气盛,会不会在和其他医生交流的时候发生冲突或者龃龉,谁知道这位年轻的医生显然有着超出年龄的稳重。

  看来之后的一些研修班也可以试着邀请苏茂言参加。

  而苏茂言那里也迎来了一些冠心病的病人,这些病人都是做了pci手术的,有一些也接受过康复治疗,不过效果显然不怎么样,在知道了苏茂言在这方面好像颇有建树之后,就找到了药王镇上面来。

  这些人普遍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术后没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才会导致术后的生活质量不佳。

  苏茂言最近正好在雷鸣那里学习养生,所以除了给这些患者采取治病的方式之外,他也开始试着帮他们制定一些养生的方案。

  现在坐在他对面的就是这么一位病人,正苦着脸看着苏茂言给他的养生方案。

  “这个吃的东西……”他不过是来看个医生,为什么就连吃什么都被规定了,感觉人生好悲惨。

  苏茂言解释道:“你做了pci手术,确实暂时缓解了你的病情,但是冠心病并不是一个支架就能解决的毛病,所以你必须要改变你自己的生活方式。”

  病人继续苦着脸,又继续研究起了手里的方案,基本上苏茂言在衣食住行方面都给他提出了建议,看得出来非常认真,如果他不遵守医嘱的话,好像也太过分了。

  苏茂言叹了口气,在开始给病人比较完整的养生建议之后,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并不是所有病人都可以自律的保养自己的身体,有些是在吃上面有问题,不能管住嘴巴,有的是在运动上面有问题,不能迈开腿,更别说养生必然要早睡,这些要求对于现代人来说都太难了。

  雷鸣见状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喜欢搞养生了吧,病人如果是要治病,那是他没有办法,必须要吃你的药,遵守你的医嘱,但是病好了,或者是缓解了,你让他养生,那是千难万难,弄出来的养生方案他不遵守,你也是白费力气。”

  不过这样肯定也不行,作为一名非常有责任心的医生,发现了问题,当然要解决问题,既然病人自己不自律,那就得找人帮他们自律。

  苏茂言这时就想到了秦屿的养生山庄。

  这座酒店已经修了大半年了,估计还有一年多就能完工面世,当时他和秦屿还没有在一起的时候,秦屿曾经邀请过他来当养生山庄的总顾问,那会儿他虽然答应了,但是心里也没有底。

  现在倒是对这个山庄的养生项目有了一些想法。

  对于不自律又想要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花钱来买帮着他们自律的服务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把养生和享受结合在一起,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调理身体。

  秦屿听了他的想法笑着道:“总之都是你说了算。”

  他虽然请了专业的团队来打造这个酒店,但是说起怎么养生,从哪些方面来养生,谁能比雷鸣更专业呢?而雷鸣又是苏茂言的师父,四舍五入,苏茂言医生也就成为了第二专业的人了。

  在秦总裁心里就是这样的逻辑,他甚至觉得给苏茂言一些时间,苏茂言肯定是能超过雷鸣的,不管是在什么方面。

  “到时候养生项目还是得你来定,甚至负责每个养生项目的负责人也要你点了头之后才能正式上岗。”

  秦屿的打算,是想让苏茂言技术入股这家酒店的,有了股份之后,以后也能分红,毕竟苏医生出了力,总得要获得回报吧。

  不过这些都还不着急告诉苏医生,他要给苏医生一个惊喜。

  比起送花送车送房子,直接送股份才是总裁的作风。

  “对了,你周五就要去首都了吧?要去多久?”

  苏茂言答应了赵老要去首都中医院做指导,这件事情秦屿也记在了心里。

  “三天,周一晚上回。”

  在敲定具体时间的时候,赵老总算说了实话,他这次请苏茂言去首都,果然是为了平山疗养院的事情。

  苏茂言作为雷鸣唯一的徒弟,不管水平怎么样,名声还是很好用的,这次疗养院接收了一批老兵,请苏茂言去,也能体现出疗养院的诚意。

  当然了,赵老也打听过了,苏茂言本人也是非常优秀的医生,和这样年轻又优秀的医生多交流走动,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他们周末两天就约在了平山疗养院,而星期一则是去首都中医院和他们心脏内科的医生进行交流。

  秦屿也在国外出差,还没有回到华市,所以只能叮嘱苏茂言注意身体,却没有办法陪着苏茂言去首都了。

  “对了,小猫这些天怎么样?”虽然每天都有视频和照片,但是秦屿还是放心不下家里的小胖娃。

  苏茂言也是每天都去秦老爷子家里面看望小胖娃的:“挺好的,秦爷爷照顾的很好,最近也没有生病了。”

  大青山的环境还是没的说,这也是为什么苏茂言会把小胖娃给带回来的原因,比起华市,这里不管是空气的质量,还是饮食的质量,都比大城市好的多,小胖娃也是有半个月没有生病了。

  “我打算等我妈生了之后,就把我们的事情给家里说清楚。”

  苏茂言其实早就想说了,但是他妈现在怀着孩子,还是高龄产妇,他完全没有这个胆量挑战他妈的神经和身体。

  秦屿闻言眼睛都亮了:“真的?”

  这是终于要从地下情人转正了?

  苏茂言笑着点点头。

  秦屿按捺住心中的激动,装作不在意的顺嘴问道:“那我们得到了家里的祝福之后,要去哪里领证呢?你比较喜欢哪个国家?”

  国外有好几个国家都允许同性结婚,秦屿已经就这个问题研究很久了,一旦确定了,他们就可以再在当地买套婚房,有空的时候还可以去住住。

  看着视频对面明显有点紧张的秦屿,苏茂言笑着道:“我们到时候一起选吧,选个都喜欢的,顺便去度蜜月。”

  秦屿心里已经乐开了花,但还是艰难的保持镇定道:“好。”

  一定要度一个月的蜜月!

  不带小胖娃的那种!

  周五苏茂言就坐上了熟悉的航班,从去年开始,他好像就和这一班航班产生了不解之缘。

  到了首都之后,是那天跟着赵老的博士生李毅来接的苏茂言。

  “苏医生辛苦了吧。”李毅道,“现在我们就去疗养院,那边已经为你准备好了房间。”

  作为一家非常高端的疗养院,平山的环境也是很好的,即便他们到的时候已经快要晚上十一点多了,宽阔的操场上面仍然有灯光,借着灯光也能窥见平山的秀丽的一角。

  李毅一边走一边介绍着疗养院的情况,着重介绍了明天的活动安排;“明天中午,第一批病人就会到这里,他们的病例也已经送到了,苏医生如果有时间的话,明早可以看一看,下午我们会对所有病人进行一个身体检查,后天则是针对每个人的情况会诊制定接下来的疗养方案。”

  “第一批病人大概有多少人?”苏茂言问道。

  “十个。”李毅道,“人数不太多,所以两天的时间应该也够了。”

  因为是第一批的原因,所以是就近接的人,之所以人数那么少,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这些当年打过仗的老兵们年龄都大了,已经去世的占大部分。

  苏茂言道:“好,我明天上午看看他们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