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8节(1 / 2)





  皇帝陛下抬起小小的手,轻轻放在旭阳肩上:“旭阳师傅,怎么突然这么说?”

  旭阳放下另一条腿,跪在皇帝陛下面前。太祖说了,武官不跪,旭阳想,陛下是小小的希望,他跪希望理所应当。

  “关外冬天很冷,冷得冻掉人的耳朵鼻子手指脚趾。可是关外人热血从未凉,陛下明鉴,辽东族裔虽多,皆为大晏子民,心向大晏。陛下,不要放弃辽东……”

  旭阳说不下去了,只能垂着头。皇帝陛下轻轻一叹:“旭阳师傅,听谁说什么了?”

  旭阳摇头。皇帝陛下张开小手,拥抱旭阳,拍拍他的背:“天覆地载,皆朕赤子。国土如何能放弃?”

  富太监刚想阻止,皇帝陛下幼小却宽广的怀抱就拥住旭阳。

  “旭阳师傅,朕决不再丢一寸祖宗之土。”

  非但如此,朕,要回榆木川。太宗皇帝驭龙宾天之地,子孙连祭拜都做不到,愧对列祖列宗。

  富太监心情沉重,辽东一事从摄政王刚归京就开始吵,吵到现在。摄政王当时说话没分量,现在辽东怎么处置,关宁军怎么处置,竟全看摄政王的了。皇帝陛下曾经说过要回榆木川祭拜太宗皇帝,可是……年景如此,福建都赤地千里了,大晏捉襟见肘。

  富太监无意间一瞥,曾森圆胖胖的身躯往后一倒,富太监尖叫:“小王爷!”

  旭阳一把抄住曾森,曾森练端弓太努力,昏倒了。小皇帝急得不行,富太监扑上来掐曾森人中,曾森睁开眼,看看皇帝陛下。

  旭阳用袖子飞快一蹭眼睛:“小王爷一开始练习骑射不必如此勉强,骑射是个日积月累才能练出来的技能,每日不间断才最重要。”

  曾森哼唧着表示自己没事,然后挣扎着从旭阳怀里站起来,接着练端弓,圆胖胖的小脸十分坚毅:“万事开头难,我先过开头一关。”

  旭阳看他的小样,笑了。

  何首辅从秋狝回来,异常沉默。落衙就在书房中坐着,对着一面墙出神。何首辅宅邸花园错落,虽然不算阔达,布局上是花了心思的。没人知道何首辅懂风水堪舆,甚至说擅长。赵盈锐一看舅父对着墙面壁,仿佛入定参禅,更不敢打扰,只好悄悄退出书房。

  秋狝他因着研武堂文书的身份有幸跟着出城,亲眼看见摄政王殿下那把“九鼎”,亲眼看着摄政王用九鼎一箭射穿十多枚靶牌,长长的羽箭携举世无匹的力量拽断悬绳拖倒所有悬架。

  京城历来就爱编排皇族,春宫图还有画皇家的事儿。街头巷尾细细簌簌私语摄政王是“故人归来”,哪个故人?帝王枪,九鼎弓,还能是哪个……

  赵盈锐一哆嗦。卖弄玄虚真真假假的流言什么时候都掐不了,读书人不语怪力乱神,当然嗤之以鼻。可是……如果真是那位,赵盈锐猛地坠入无尽地恐惧。

  何首辅叫他:“盈锐啊,进来。”

  赵盈锐连忙进门:“舅父。”

  何首辅似乎大彻大悟,如常地看赵盈锐:“我要把书房改改。”

  何首辅这书房面朝南,采光极好,日出到日落,亮亮堂堂毫无阴翳。书房正北面开着一扇花窗,不大,专门从广东请的师傅雕棱镶玻璃,极尽奢华。这扇窗,正对着紫禁城。何首辅没事儿就爱站在窗前北望,读天看地。

  还要再开扇窗。赵盈锐看何首辅要在东边墙上开窗,一愣,难道舅父又要改风水?

  不,跟风水没关系。

  跟风向有关系。

  何首辅书房在东边墙开了扇窗,还是广东师傅来雕窗棂镶玻璃,何首辅站在窗前,长久地向东看,长久地思索。

  这个方向……正对着王府街。

  王府街上的鲁王府。

  旭阳逢五进宫教导皇帝陛下骑射。他自己并未觉得如何,京营里心思活络的人已经开始往他身边凑了。另一个在秋狝里大出风头的邬双樨亦经常进宫御前奏对,回答皇帝陛下关于武学治兵方面的问题。

  皇帝是很喜欢旭阳的,功夫扎实没有废话,就是人太闷,一板一眼的。邬双樨要好得多,辩才机敏风度翩翩不卑不亢方法灵活。为了给皇帝讲演兵事,特地学着鲁王府做了一个沙盘,就放在南司房。

  朝中有点疑惑,这风向有点让人看不懂。摄政王不是多待见辽东军官,皇帝陛下好像挺喜欢这俩出身辽东的军官,而且正好一个卫所兵一个军营兵,有事没事召进宫一趟。摄政王什么表示都没有,陛下的决定摄政王从来不干涉。

  皇帝陛下很高兴,笑道:“朕也得学学兵事,否则以后如何治军。”

  曾森闹着按照南海图做了个小沙盘,沙子染成蓝色,自己天天往上面摆船。旭阳对海战一窍不通,邬双樨确能说得头头是道,甚有研究。

  几天之后,皇帝陛下下旨,旭阳和邬双樨加封南司房讲师,随时听宣,御前奏对。

  富太监去京营下旨,心里忽而惊奇:

  咦,这俩官人,一个日,一个月啊。

  第189章

  摄政王这几天又没去上朝。

  胳膊疼。

  说不上就不上。胳膊疼再听那帮废物吵架, 心里一口火就拱到嗓子眼儿了。

  秋狝完毕从京郊回来, 李奉恕右肩臂就一直疼,吃晚饭拿不起来筷子,倒还可以忍。当天夜里就不行了,王都事亲自去鹿大夫家敲门,把鹿大夫一家都敲起来。鹿大夫背着药箱坐上车驾赶去鲁王府, 以为要去鲁王卧房, 结果被王都事引着, 去了王都事的卧房。

  摄政王额角都是汗, 靠着巨大的靠枕半仰在床头, 右手控制不住地发抖。王修心疼得半死,老李心性坚韧,居然这个样子,得多疼。鹿大夫放下药箱一顿问诊。这种筋骨拉伤倒是常见, 就是疼,得熬着。

  鹿大夫给推拿着, 摄政王脸色才好些。鹿大夫也听说摄政王在秋狝时赫赫威武的事迹, 随驾的官员回城来都在传摄政王天生神力,不似凡人。

  现在摄政王正面无血色地仰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鹿大夫只在心里感慨,开了点舒筋活血的药。王修学会鹿大夫的推拿手法, 命人送鹿大夫回家。临走前鹿大夫叹气:“摄政王殿下生来神力, 难免……难免天妒,以后切记勿要冲动, 不可擅动力量。我在边疆轮值,见过最严重的损伤,筋肉抽搐,硬把骨头给拉断了,惨不可睹。殿下气性盛大,遇到事,王都事多劝着点。”

  王修怅然,老李进京以来内伤外伤,眼睛刚好肩臂又出问题。他轻声应着:“多谢鹿大夫,这是车马费,王府守卫驾车送您回家。”

  鹿大夫并不推辞,谢过王都事便走。

  王修回卧房,一推门,看见老李仰着的下巴向里偏着的侧脸,如雕如琢。